第101章 有你的快乐(2 / 2)

加入书签

-太康四年(癸丑,前2048)春,50岁的太康突然心血来潮,与几名亲信大臣率领一帮人前往洛水以南打猎。有穷国的大酋长妘羿早就有吞并夏王朝的野心,趁机调动精兵数千人攻打夏王朝。由于太康疏于朝政,忽视军队建设,国内政权形同虚设,根本没有抵抗外敌的能力。有穷军队很快攻入夏都斟寻,夏王朝守城的军队和朝中官员无力抵抗,弃城出逃,夏都被攻占。

-正在洛水南岸打猎的太康获悉国都失落,起初十分担心家人安危,后来得知家人平安便不以为然。大臣们劝他联络各地诸侯起兵夺回国都,他却坚决不肯,说不愿因夺回国都而让无辜的人死去,于是在阳夏(今河南周口地区太康县)定居下来。

4.晚年及身后事:

-有穷后羿篡权激起了各地诸侯的愤怒,后羿在诸侯反抗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将王位让给太康的弟弟姒仲康,但要求夏王朝免除有穷国的赋税,且每年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姒仲康答应了这些条件。仲康即位后,曾派人迎请长兄太康回国,太康坚决不肯。

-太康在阳夏一住就是十年,一直到死也没有回归国都。传说他的五个兄弟曾在洛水之北等候他,埋怨他不肯归国,兄弟五人在洛北作歌而吟之,称作《五子之歌》(不过有说法认为《五子之歌》是东晋人王肃的伪作)。太康终年60岁,死后葬在阳夏太康陵(今河南周口地区太康县)。

太康失国的历史教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统治者应勤勉政事:

-太康继位后,沉湎于打猎游玩,不理朝政,对国家事务漠不关心。这导致国家治理出现混乱,各项政策无法有效实施,国家的发展停滞不前。作为统治者,应当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为己任,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关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避免因个人的享乐而荒废国家大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