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都是名篇(2 / 2)
翰林学士承旨兼光政院辅政潘佑则微笑道:“那可不一定,这次各州府的解元也有几位大才子露头,比如洪州解元卢敬,信州解元崔东升、太学的贡生陈君集,才情都不俗,这种科举考试,讲究是扣题,有家国情怀,符合时局,可不是随意发挥,未必像写诗词那样随心而欲,篇篇都是佳句。”
“有道理!”李平则支持好友潘佑承旨。
李煜看向韩熙载,打趣问道:“韩大人,你觉得呢?”
韩熙载微微一笑,说道:“老臣也觉得,苏宸必然能中状元。”
“这么有信心?”李煜感到惊讶。
科举中状元,可不是写诗词那样,全凭才气。否则,李白、杜甫、李商隐这些人,早就应该是状元郎了。
但韩熙载却有信心,因为他从李煜这里,已经提前知晓了考题标准,不是那种常规一板一眼枯燥题目,今年的考题只有三道,而且相对自由,更能体验出才情。
这也是韩熙载接手这次科举考试任务后,不断跟李煜进言的,终被采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