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战后复盘(2 / 2)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
剑门关在北面山势峥嵘,高不可攀,让人进攻一方感到绝望。而南面则是山势平缓,易于攀登,对于守卫的一方来说,居高临下可以泰然应对,难怪乎剑门关在冷兵器时代,是从来没有被从正面攻破过的。
不过,在钟会和姜维相持在剑阁一带的时候,邓艾却创造了古代战争历史上的奇迹。对于邓艾来说,提出了偷渡阴平的建议。后来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了,成功地绕到了剑门关的背后,直扑成都。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不得不放弃剑门关,全军回撤,钟会在这个时候,才终于通过已经被弃守的剑门关。
其实,此次的王全斌,何尝不是在效仿三国时期邓艾的策略?
如果不是苏宸早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一段历史,深刻知晓王全斌的战略企图,提前带兵在古渡口对岸伏击,恐怕王全斌要创造出第二次的灭蜀奇迹了。
这次出其不意的用兵破产之后,王全斌也只能下令撤退,不止是兵力不足,而是他的战略失败,不可能真的会用兵强攻葭萌关和剑门关了,需要从长计议,再找突破口。
当年钟会十五万魏军兵马,都无法突破剑门关半步,更何况两三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