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写文下下等(2 / 2)
韩熙载点点头,又问道:“那科举方面,你可曾考虑过?”
苏宸苦笑摇头,科举考试绝不简单,目前南唐以进士科考诗赋为主,考试内容沿袭唐代余习,基本是从《文选》中选句为题,诗一篇,赋一篇,优秀者即可登第中举。
南唐的科举中,诗文一项,律诗或词可以自选其一,但是骈文赋的文章乃是必选,那可需要精通古代的经学著作,儒家经典,汉唐文章等等,按照骈文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的写法,既写出一些道理,还能写的文采横溢,锦簇文章来。
苏宸觉得自己抄一首宋诗宋词都行,但是要写文章,那就难了,需要堆砌各种华丽辞藻,声律韵脚,诗词典故等等,并不比八股文简单多少。
“晚生虽然略懂诗词,但不善写锦绣文章,即便参加科举,怕是也难以及第,还是算了吧。仕途之路难通,只能考虑工商九流的行当,能养家活口,富裕生活即可。”苏宸实话实说,自己是真的写不了骈文赋。
“喔?有此等事?”韩熙载显然有些诧异,在他看来,只要熟读经义和儒家著作,诗赋文章从小下工夫,要写出一篇可入眼的赋文,其实并不算难,而要写出有名的诗词,大放光彩,力压所有的读书人,这才是最难的。
韩熙载很难想象,苏宸能够写出了“诉衷情”“破阵子”那两首足以流传下去的曲词,会写不出一篇上等的骈文赋来。
“那……能写出什么水准?只要中等,不必出彩,仅凭靠你的诗词才华,便可以中一甲了,毕竟当今国主陛下,可是钟爱诗词,士林自上而下纷纷效仿,以词取人,若是朝堂士林清流们,看到你的这两首词,汝之才名必然能够惊动金陵,科举及第,不是难事。”韩熙载仍然不死心,继续询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