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朱厚照的二次出现(2 / 2)

加入书签

“此人很聪明,他没有跟皇帝指责攻击他的那些文官们,而且利用正德皇帝对文官管教他的厌恶感。

他蛊惑皇帝说连先皇留下的太监都站在文臣那一边,陛下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皇权被臣子限制住,这是哪一个皇帝都不愿意出现的事情,特别是内廷与外庭之间的勾结。”

刘瑾的一手矛盾转移,借力打力,直接绝地翻盘。

“是啊。”

朱元璋也着实没想到,这个叫刘瑾的太监,还挺懂人心。

要是放在朱元璋身上,无论是谁都留不得。

“看得出来正德皇帝对于自己的玩伴,是不舍得下手的。”

朱元璋也提了一嘴,这孩子念旧,但偏偏就有些念旧过头,不知道什么叫国事为重。

谁对大明有害,宰了就行。

如此婆婆妈妈的,不适合当个皇帝。

不过朱元璋一想,正德这孩子目前还没王布犁岁数大呢,贪玩了些也算是正常,但作为皇帝就是不正常的事。

接下来就是刘瑾恢复了祖宗之法,开始为文官上廷仗的套餐,竟然有人被打死了。

然后更多的文官因为这件事上书,接着被打廷仗。

其中就有一个叫王守仁的低级小官,顺便就给贬谪到龙场去了。

顺便开始给这些文官上枷锁,正德朝的风气简直是一下子就给退到洪武朝了。

那谁受的了?

然后刘瑾就遭到更多文官的集体抵制。

可事实上,朝臣们想要干活得准备两份文稿,一份照例交给皇帝,但是正德不怎么看,只抽查。

另一份得给刘瑾。

“好好好,大明又出一个立皇帝啊!”

刘瑾除了在打击文臣上面颇有些“太祖风范”,然后想要不贪污简直是不可能的。

每个进京同皇帝汇报工作的人,全都得给他送钱。

谁敢不送,不等他回家,革职的旨意就比他先到家了。

那些大臣显然不会自己个掏钱,于是就打着刘瑾的旗号在地方上搜刮钱财,给他分个一成。

正是大明文官的拿手好戏。

恶名你背,好处我拿!

谁让你刘瑾的名声全国闻名,什么恶事都是你干的,这可太说得过去了。

封他一句平(背)账(锅)大圣也不为过。

朝堂上忙着争权夺利,地方上各个官员搜挂钱财,导致许多百姓活不下去。

故而民变四起。

“哎,怎么回事?”

朱元璋正看到哪里出现民变,怎么还插播了呢?

画面一转咋王布犁又开始看歌舞表演了,这次直接出现了两个仙女。

一个穿着黑丝、一个穿着白死,在他面前搔首弄姿的。

“你娘的,正是紧要关头。”

朱元璋愤愤不平。

但这是在仙境当中,王布犁是听不到他说的话,也不知道有人看着他。

倒是朱标还是年轻气盛,看着这两个女人,视觉冲击还是蛮大的。

虽说他不是纯爱,吕氏的肚子越来越大,可他也没有体验过一次两个女人侍奉的场面。

毕竟他目前也就两个女人。

待到回到宫殿内,朱元璋依旧眉头紧皱,朱标确实憋得难受。

“标儿,你说,这太监之事应该如何防范?”

“我不知道。”

朱标尽量控制住自己脸上的神色,屏息凝神的回答。

“是啊,你不知道。”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皇帝年幼,太监掌权。

这该怎么避免呢?

发愁!

现如今朱元璋对于进入仙境没有丝毫的畅快感,再也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激动。

每次去都发现一大堆问题。

明明已经规定过太监不许读书,也不许干政,但刘瑾那个太监确实没怎么读过书,皇帝不处理的政务,被他一顿胡几把搞。

“此事你抽空问一问王布犁,万一他有好法子呢?”

朱标面上应了一声,但心中确实明白。

从古至今宦官弄权这件事都没有避免,难不成王布犁他就能够改变?

想想都不可能!

朱元璋心烦气躁,叫朱标立马把王布犁给叫进皇宫来询问,打着就是告诉他来参加生日宴会的旗号。

于是当王布犁在县衙溜溜达达的时候,便被人请进皇宫。

朱标瞧着他来了后,看他气色也不像被两个仙女给吸干了的模样,也没有被采阳补阴,大抵是双修之法?

当然这些疑问,朱标也不会主动询问,免得暴露自己能借着王布犁进入仙境的事情。

“妹夫,此番叫你前来是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

“嗯?”

王布犁坐在椅子上,看着朱标面露疑色。

“我爹决定了,要在他过生日的时候召见你,在亲戚们面前好好介绍一下你。”

“啊?”

王布犁本以为自己能见到朱元璋的真面目,还得等成亲那天。

未曾想竟然会被提前安排了。

王布犁嘴上笑呵呵,心里妈卖批。

好不容易盼来了大明朝的三天当中的一天假期,多么珍贵啊!

结果还让我进宫来给你老朱祝福生日快乐?

老子那天就不快乐!

于是王布犁只能脸上挂着笑:“陛下终于肯见我了。”

“你对父皇很是好奇?”

“当然好奇了,哪有岳父不好好看一看女婿是否合格之类的,更何况还是天子。”

王布犁哼笑了一声:“若不是大哥你把驸马都尉的牌子给我从木牌换成铜牌,我都以为自己要被旁人给替换了。”

“哈哈哈,那是不可能的。”

朱标连连摆手,成亲的过程都要走完了,堂堂天子岂会主动反悔?

有的是法子,让你主动反悔!

更不用说王布犁对于大明朝的重要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替代他的存在。

“父皇日夜操劳国事,其实早就暗中观察过你了,只是没有叫你知道。”

“哦,原来如此。”

王布犁表示认同这个说法。

到底是朱元璋,他要是闲的蛋疼了,那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朱标随口问道:“妹夫啊,最近我读史书遇到一个难题,想听你给我解解惑。”

“我?”

王布犁用手指了指自己笑道:“我一个只会破点简单案子的,如何能给太子哥解决什么历史难题啊,过于高看我了。”

你小子都懂得帝王心术,还跟我在这装,真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本事?

“闲聊嘛,我就是看中你会破案子的本事,兴许就能从中抽丝剥茧,找到好的线索。”

“既然如此,那太子哥你尽管说,我尽量给你抽丝剥茧一下。”

“好好好。”朱标这才叹息道:

“秦朝宦官赵高操纵国事,东汉十常侍祸国殃民,唐朝宦官更是敢废立皇帝、弑君!

你说说该如何避免宦官弄权?”

大明宦官弄权的也不在少数,他仔细回想鞑清有没有出现宦官弄权的事啊?

大概就是努尔哈赤被人伺候的时候,没用过太监,都是没被阉割的奴才,所以才会有他家被偷的风声传出来。

王布犁轻轻扣了下桌子:“太子哥,我倒是想起一个能避免宦官弄权的法子。”

“你快说。”

朱标本来没抱着多大的期望,但是对于王布犁突然说他有一个想法,很是兴奋。

“那就是不用宦官呗。”

“额。”

朱标闻言脸上的激动之色一下子就没了。

宫里不用宦官,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不得不说王布犁说的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若是把宦官给从宫中去掉,有没有人能够取代他们的存在。

“太子哥,我说的这个法子,有没有道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