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97)(2 / 2)

加入书签

数日后,随着郑耀的谗言四处散播,朝中开始风声鹤唳。徐达被逼无奈,展开反击。他在宫中召开宴会,邀请文武百官,意在显示自己的清白并拉拢朝臣。他举杯高呼:“我徐达为国捧心,何谓谋反?自古忠良者受人忌讳,若有冤屈,必有冤魂在!”

气氛一时热烈,众人皆响应。然其心中忐忑,那些原本与徐达亲近的官员,似乎也被郑耀的谗言撩拨得不得安宁。纷纷对徐达的忠诚产生质疑,仿佛职权的天平在无形中倾斜。

不久后,朱元璋决定暗中调查此事,他暗派和珅,一个身手不凡的侍卫,深入探查郑耀和徐达两方的真实意图。和珅流连于各个酒馆,巧妙引导着谈话,获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经过一番周折,和珅终于得知郑耀与一位地位显赫的贵族有着不为人知的私交,此贵族因不满朱元璋的统治,欲借郑耀之手动摇徐达。

这一天,朱元璋在朝堂之上召集众臣,他的神情已显得愈发威严。面对满朝公卿,他低沉地道:“众卿可有异议,徐达之忠尚在,郑耀却以谗言离间,是非自有他日分明。”

话音未落,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唯有徐达始终一言不发,他已想明白了其中的曲折。他沉默不语,心如绞刀,感受到万千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他虽知此刻一力维护侍卫郑耀,却也未必能免于世人之口。

这时,沐英站出,理直气壮:“陛下,徐大人一心为国,实难想像其叛逆之情,然却是有一测,此案并非表面所见,需查明究竟!”

朱元璋微微颔首,见沐英果敢,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之色。“沐英言之有理,起用查案之人,务必无偏。”

郑耀见势不妙,心生恐慌,这下局势必会向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匆忙赶到朱元璋的身畔,恳求道:“陛下,臣所言均为心忧国计,决无叛心!如若有隐瞒,请查我兵家之本,以证清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