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73)(1 / 2)
朱元璋自幼身世贫寒,宦海沉浮,饱经风霜,心中埋藏着千般仇怨与万般志向。经过惨淡的岁月,他终于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明,取名“洪武”。在光鲜的外表下,皇权的争斗如同暗潮汹涌,随时可能掀起杀戮的狂潮。
初登基之际,朱元璋对于统治的重任感到无比沉重。作为新生的皇帝,他明白,稳固自己的帝位,首先要铲除那些潜藏在朝堂之中的异己。而这场与昔日敌人和权臣之间的斗争,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明朝的大案。
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声轰鸣,电光闪烁,似乎为未来的灾难披上了一层诡谲的面纱。朱元璋在寝殿中无法入睡,回想起那些跟随他从小打拼到大的义士。他面前点燃的蜡烛摇曳不定,宛如他内心的不安。
“难道真要以暴制暴?”他低声自语,嘴角微微抽搐,目光透过窗外的狂风雨,似乎在寻找某种力量与答案。
这时,侍卫长邓景走了进来,满面疲惫,却神色坚毅。他三步并作两步,向朱元璋行礼,低声道:“陛下,最近朝中风声鹤唳,曾有许多士人上书,言权臣不服。”
朱元璋暗自咬牙,心中想起了那些个“权臣”的名字,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必须有所作为,于是下令召见大臣,准备捅破这层虚伪的窗纸。
“传令下去,朕要在明日举行大朝会,正当面质问那些上书之人!”他的声音低沉,但透露出一丝不可动摇的威严。
时光荏苒,翌日朝会如期而至。然而,朱元璋的心中却是风暴涌动,朝堂上座无虚席,各路权臣云集,神情各异。邓景站在一旁,眼神警觉,紧盯着气氛的变化。
“朕近日接到奏章,传言一些大臣企图谋反,欲结党营私,诸位爱卿对此说法有何看法?”朱元璋凝视着面前的臣子,目光如电,直逼其心。
一位名叫徐明的权臣突然起身,眼眉微挑,似乎对于被责问的状况颇为不满:“陛下,臣臣不敢妄言,然此等无稽之谈,根本不值一驳。我们都是忠心报国,岂敢进行谋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