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7章 易中天品汉末之沈隆篇下(2 / 2)

加入书签

“所以说,沈隆跟随隐士在山中学习的说法是很值得怀疑的,在东汉末年,像他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唯有在那些世家大族中才有可能诞生,唯有在资源丰富的城市中才能培养出来。”

“但这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沈隆为什么要这么说?还有他是那个世家大族的子弟?这个问题同样无解;首先,那个大家族要是有这么优秀的年轻人,绝对早在童年时期就名满天下,孔融让个梨就能传遍天下,更何况这样的超级天才?”

“其次,东汉末年请没有很出名的沈氏大族,东汉末年之前姓沈的名人并不多,仅有东汉初年担任过济阳太守的沈戎一人而已,他过世的时候距离沈隆出道已经有一百六十年了,这一百多年间,沈家并不是什么大家族,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来;沈家兴盛起来要到刘裕四兴汉室,沈约成为文坛领袖之后了。”

“可能有朋友要问,说沈隆会不会是假名字,其实他不姓沈,而是由于其他种种原因隐瞒了自己的本身姓氏。”

“这一点也不大可能,首先在东汉时期,姓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很少贸然更改自己的姓氏;徐庶虽然曾经使用过单福的化名,但很快就改回去了;其次,就算沈隆因为种种原因没用自己的真名,可等他归隐山林的时候总可以告诉刘备、诸葛亮他们自己叫啥了吧?”

“那时候他已经注定可以名留青史,而且也已经打算离开朝堂,他难道真的甘愿自己的真实姓氏无人知晓么?他难道不想看到自己的姓氏光耀后世么?所以说沈隆应该是真名,但他这一身本事的来历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本期节目的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关于沈隆的最大疑惑,那就是他为季汉带来的这些良种,玉米、红薯、土豆等等,这些东西好像是突然出现在季汉的一般。”

“在此前的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农作物,西域也没有,甚至是欧洲也没有;在沈隆之前,整片欧亚大陆都不存在这些作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