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振聋发聩(2 / 2)

加入书签

短暂的停顿后,不等校领导和老师反应过来可能发生把自己隔离出去的情况,程燃道,“我说你在骗人,请问中澳那个糖果实验,是刊登在哪则报道上面的?是哪个机构或者哪些人做的实验,从哪里可以查证?”

孙萧气笑,“这些自有文献记载,在相关的刊物上面,难不成我现在还要当场给你找出来?年轻人,多读点书,就不会这么肤浅了。”

“真正的糖果实验,被称之为‘实验’,是1966年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进行,研究人员将1颗放在儿童面前,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忍住不吃这颗,就能得到第2颗。如果他们吃了这颗,就只能得到这1颗了。这个实验跨度是十几年,跟踪了十几年后的这批学生,实验告诉你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能够教会儿童更有耐心、进行更好的自我控制,他们之后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实验没有说的是,那些面对诱『惑』的小家伙们都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也没告诉你为了弥补实验的局限『性』,后来纽约大学选取了1000名四岁儿童,分为母亲有大学学位和没有大学学位两组,分别测试。结果证明,延迟满足并不能影响儿童其之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影响儿童未来的,可能是更宏观、更难改变的因素,例如儿童的智力和家庭是否优越?”

程燃的语调平静,但却引得全场鸦雀无声。阶梯教室那黑压压的人头,人们扭动身体座椅吱嘎作响声音中,轰隆隆的转过来,一个个侧头看着他,对他这番理据详实的回应,愣是有点吃惊。

“所以所谓的糖果实验,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且先不说糖果实验的本质是研究延迟效应对儿童未来的影响,结果在你这里,却变成了中国学生和澳洲学生的较量……孙专家这种偷换概念的方式,倒也是炉火纯青了。不,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法,本也是你的天赋。”

“实际上你的那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在1994年,中国青年报就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过对你失实报道的披『露』。但你彼时的言论正大行其道,没有任何人在意过那篇报道,而你自己也没有回应,因为你知道,那篇报道,说的都是真的!”

“报道上澄清,负重步行距离,是日本根据儿童体能科学制定,即负重10公斤,步行20余公里,你编撰20公斤50公里匪夷所思的数据,是因为从一开始,你根本就枉顾事实,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你说那些中国的孩子把书包扔在车上偷懒,而日本的孩子一直自己背着。事实是国产书包质量的确太差,80%的学生书包因为不能负重断裂,而日本学生都是专业野营背包,当中国孩子把书包扔进车里之后,中国老师只说了一句:‘这马车是拉公用东西的。’孩子们立即把书包重新拿起,有的扛,有的抱,有的用铁丝把带子勒上继续前进,产品质量差使中国孩子承受了比日本孩子更多的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