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页(1 / 1)
('
燕大海还没吭声,旁边还有两‘大傻子’看着孙子,才不管孙子在外边干了啥,只看见孙子吃完了,立刻站起来一个:“七斤我再去给你盛一碗。”
燕长青自觉站起来:“奶你坐着,我自己去盛。”
“你也坐着,大海去。”李秀妮脸一板。“又没说不让你谈朋友,有啥见不得人的?外国的也不是不行,我们又没说啥,你心虚个啥?”
燕大海如蒙大赦,觉得能帮儿子盛饭也幸福,把筷子往自己端着碗的左手底下一塞,空出手夺过儿子的碗就出去了。
燕长青拿着筷子思索片刻:“流行这东西和别的不一样,你看以前你们听戏是吧?现在小孩子有几个喜欢的,你们就觉得好,我们就听不出哪儿好了。音乐也一样,人家那嗓子就适合唱外国的流行歌曲……”
李秀妮一边吃一边盯着儿子看,看了又看,觉得诈不出来什么了。
不过她了解儿子,依然坚信:“你也别嘴硬,你实话实说,是不是对人家小姑娘做啥了?”
“那没有。”燕长青很肯定地说道。“我好歹一个著名作曲家,流行音乐方面的权威,我觉得她会红,写几首歌算啥。现在她不是红了吗?全世界都知道。”
“那以前也没见你和别的人写?”李秀妮终究没有证据,只能靠嘴说了。
“写了啊!公司里的其他人我都写的有歌,最近还又给一个叫瑟琳娜的写了三首。”燕长青坦白说道。“瑟琳娜以前还来过咱们这里的,就是第二届民俗节的时候,那时候我就让黄佩珊把她签到公司了。”
李秀妮坚持自己想的没错,想了想把矛头转向燕二河:“二河,你信不信他说的?”
燕二河忙着吃饺子呢,这猪肉大葱馅的饺子,真香!
“二河,问你话呢?”李秀妮怒了。
“啊?”燕二河抬头,一脸茫然。“嫂子你说啥?这饺子包的真好,平时也没见嫂子你露这一手。现在七斤回来了,咱也跟着享口福了啊!”
“你信不信七斤刚说的那些?”李秀妮坚持不懈。
“说啥了?”燕二河问道。
“我……”李秀妮一瞪眼。“你俩给我等着,我会找别人问。告诉你燕长青,你要是对人家女孩做啥了,趁早早点带回来,少给我干那些翻脸不认账的事儿……”
“妈你就是不信我。”燕长青一脸委屈。“爸,你给我盛的饺子呢?是不是不够了你现包去了?”
李秀妮看看埋头大吃的燕二河,再看看旁边老头老太都吃个饺子瞅一眼孙子,气的肝疼……
……
又一大碗饺子下肚,再去盛点饺子汤,吹着慢慢喝着,舒坦的很!
要不是旁边有个人盯着就更舒坦了。
盯着他的人没忍住:“七斤,你给妈说,你是不是看上人家闺女了?”
硬的不行,这是来软的了?
燕长青是坚持不动摇的:“都说了真没啥,我都不着急,你着急个啥?是不是妈你着急抱孙子了?还早着呢,我这都不够结婚年龄。”
“少给我扯那些。”李秀妮怒了。“说的你多守规矩似的,咱们这十六七抱上孩子的多了,少那个证以后补上就是。”
这倒是真的,现在农村结婚早的还是很普遍的,燕长青都知道有小学同学已经结婚的。
至于结婚证啥的,在村里都不叫个事儿,反正只要摆了酒席走了结婚流程,得到大家普遍承认就是结婚。
但是燕长青是坚决不承认自己干了什么翻脸不认账的事儿,他又没打算不认账:“妈你吃完我再给你盛一碗?给你说了,别多想那么多。要照你这么说,我那公司里几十个女歌手呢?还有公司里多少女的?对了,黄佩珊还是女的呢?你总不会说她在我公司干了这么久,和我有啥关系吧?”
“要是佩珊还好了,我就不问你了。”李秀妮撇了撇嘴。“就是怕你在外边瞎胡乱来才问你的,对了,佩珊这闺女其实也挺好的,人家都跟着你干了那么久?”
燕长青哭笑不得:“妈,她见你喊姐,你有意思吗?下次她来你问问她,看看她以后还敢来不了?我要不是忙的很,现在都该和二娃他们一起去高中上课了,你看二娃他们家里有人催他们吗?”
李秀妮哼了一声:“反正你小心点,外边的你要是有中意的也行。不过就是不能当花心大萝卜知道不?”
燕长青保证:“妈你放心,我肯定不是那样人。你看咱们家就没那样人不是?你看我爷我奶,你看我爸和你,我二叔二婶,你们都过的多好,有这么多榜样,我能是那样人吗?”
燕二河一大碗饺子汤喝完了,端着碗就自觉往厨房送去——白听了一晌午,一句实话都没有。
想到这儿,他扭过头:“七斤,你喝完汤没有?喝完了咱们就走。”
“七斤一口汤都没喝完,你急个啥?你那事儿还能比吃饭关紧?”老两口瞬间不乐意了,管不了儿媳妇还管不了你是吧?
燕长青起身:“爷奶我晚上还回来吃饭,这会儿吃完了走几步消消食去。”
老两口瞬间变幻了脸色,笑呵呵地摆手:“去吧去吧,走路慢点,要不开你爸车去……大海你车钥匙……”
第349章 投资网络 送货上门和送饭上门
在燕二河的研究所待了一下午,燕长青其实也没干多少事儿。
不过燕二河是满意了,反正侄子过来就行,他现在了解了国内外的区别,因为基础工业的差别,那些研究员早期研究的大直升机现在国内都建不起来,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研究一些小型的直升机。
好在燕长青这里有样本,燕二河趁着侄子不在家,让人就比着那一台直升机去进行魔改。
燕长青发现这些研究员还是挺给力的,大部分都是从高级研究所退下来的,水平是有的,魔改出来的版本已经有好几个,现在就差实际试验了。
所以答应二叔,接下来支持他搞实际试验。
反正对他来说,酒厂现在挣的钱大部分都打算花在家里,而现在酒厂这边挣到的钱,除了建连锁酒店,别的也没大开销的地方。
而建连锁酒店,确实花不了几个钱。
……
张晓丽听说老板回来,没两天就跑了过来,抱着自己的工作计划书还有执行方案,以及进度表过来求支持。
第一次管大事儿,还是几百万的连锁酒店建设,对她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因为周佳玲完全放权,她现在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怕出了什么问题。
燕长青本来不想管太多的,不过人家来都来了,他还是挺认真看了一看。
倒是让他发现了,张晓丽是个挺能节约成本的办事人才——她办事比周佳玲抠门多了,在节约成本上,没谁能比得上她。
建设酒店的土地是她自己提前一家一家谈着收购的,然后才托了老冯找关系去办手续,接下来搞的招投标找的工程队,又自己当监工长期驻扎在江城监督工地……
为了省钱,基本上所有事都是亲力亲为,不行就拉关系,反正很‘节约’。
优点是确实比周佳玲省钱,缺点是多浪费了些时间,至于说多了些其他招待的开支,那都是为了在其他方面节省。
其实她这个办事方式,倒是比较有地方特色,毕竟众所周知的,有些时候,花小钱能省大钱。
燕长青对她这样也不好说是好还是坏,其实在他看来,没必要节约那点钱。
但是从长远考虑来说,她在建酒店之前,就已经在当地打下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基础,还拉拢了一部分潜在客户,有好有坏吧!
考虑到这是小姑娘第一次办事,燕老板还是给予了相当的肯定。
张晓丽立刻就开心起来,她办事确实用了心的,能得到老板的鼓励,简直小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然后张晓丽还事无巨细地当面汇报了她负责的一些项目,比如食品厂最近盈利多少,本地酒店目前还有方面需要改进等等。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