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且这人还高冷——高一米七还穿高跟鞋,冷是不怎么笑。

反正燕水兴还有点不好意思:“那个,周助理不是挺忙的……”

燕长青都擦手去打电话了,懒得管他这些小心思。

……

没一会儿周佳玲就跑来了:“燕总,有事儿?”

燕长青一指燕水兴:“水兴叔你们都认识吧?他们现在想考虑做一做外国的贸易,想先出去看一看。你给你们安排一下行程,让他们尽量多走几个地方,多看看。”

“没问题。”这是小事儿,简单的很。

对于在国外留过学的周佳玲来说,安排这些事情根本不费劲儿。

何况现在黄佩珊在洛杉矶搞了个分公司,安排个人接待一下他们,再根据他们需求,去参观一些地方……

而且周佳玲还给提了建议:“燕总,那考虑不考虑代加工的生意?”

燕长青摇摇头:“如果代加工,在我们这里加工,运输成本加上去不划算,肯定要去沿海地区办厂合适。水兴叔你们没考虑过这个吧?”

“没有没有。”燕水兴也摇头。“不想离家太远,在家能做挺好。”

燕长青接着说道:“那就得做自己的牌子,先去看吧!不管是玩具还是服饰,你应该知道看什么。”

周佳玲点头表示明白,想在大燕庄附近干,比起来人家沿海厂子,那边省了国内几千里的运输费,你竞争不过别人的。

做自己牌子的话,那就只能靠人力资源,做一些手工含量比较大的产品——说白了就是靠人去干,因为在这里人的力气还是不值钱,几百块一个月的活儿,大堆人挤破头想干。

她在这里收获很大,看到了一个和香江截然不同的世界。

原本她来过这里,但是只能算路过,这次来工作前,曾经构想过无数种困难。

但是来了才发现,其实根本没什么困难——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工人的文化水平不太够,你和他们讲理论不行,需要直接告诉他们,就这样这样去干。

但是好处也有,就是你告诉他们要挖两米三分米四厘米深的沟,他们绝对不会挖的给两米三五的沟,执行力还是很好的。

所以不需要燕水兴和燕长青俩人再说做什么,她大概就能想到。

……

想从头来做,没那么容易的。

国内的生意,燕水兴他们基本都搞的定,不管是地头蛇还是过山虎,他们都见识过,软的硬的都不怕,反正最终讲的还是利益,能谈就谈,不能谈拉倒,天底下市场这么大,不差某一个小地方。

但是想出去做贸易,那就要重新体会一下创业难了。

不过比起来当年吃的苦,应该也算不了什么。

一开始在沪城建市场,当时燕长青就顺口说过,以后要做海外贸易。

赚本地钱哪有赚全世界的钱过瘾,还是要走出去的。

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充足,是发展的最好时机,现在想干就去试试,就算不成也积累了经验。

燕水兴他们其实都考虑商量清楚了,只不过每次遇到大事,习惯性到燕长青这里来问几句。

就像现在,大老粗问完,直接一个电话打到省大学里面了,找翻译。

明显准备好的。

燕长青支持完继续雕石头,大家都有干劲儿,这很好。

你们加油,我看着就行。

第281章 老表 添丁 自在

众所周知,岗坡上的桐树林是燕总专属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区。

燕长青拿着各种工具,对着石头木头玉石忙碌个不停——他不想别人打扰参观,把自己的雕刻场地也给挪进了树林里面。

还别说,一下子觉得清静多了。

除了几只肉嘟嘟的小狗崽,在草地上到处嬉闹着——这是酒厂两条狗的种,周边村子的人都觉得燕总的什么都好,连猫猫狗狗都比别家的有灵性,飞虎飞熊两只狗在周围村子没少留下后代。

所以说狗仗人势这话是真没错。

这几只小狗崽就是从附近村子抱来的,刚过来的小狗崽胆小,先在桐树林里养几天。

燕长青觉得自己也算闹中取静了,周围各处都是工地,热闹的很,连桐树林周围都不清静,还好当初英明决定,这片林子还算大,躲里面不会被打扰……是不可能的。

燕长青大姨家两个孩子,老大李梅师范都快毕业了,老二李全朗就差多了,提前跨进了社会大熔炉。

年轻人不耐烦厂里的工作,这是大老表,燕长青也没法管,让他自己去了市场里面待着。

也不用担心他不学好,上辈子他也是开始瞎玩了一段时间,接着进了厂,一干就是大半辈子,还当上了管理,混的还挺不错的。

不过现在改变了,他跑来找燕长青:“老表,我想做生意,你给你大姨说一说啊,让她同意我干行不行?”

燕长青有点意外:“你做啥生意?”

“我发现了商机。”李全朗神神秘秘的说道。“你发现没有,现在镇上到处都是干活的人,饭店都不够坐了,小吃摊上到处都是人,天天想吃个饭还得排队。”

本来不至于这么拥挤,但是现在不是大搞建设嘛,不但施工的人多,还吸引了很多做小生意的。

对桃树乡来说,这是个大飞跃时期,但是基础设施飞跃不起来,比如饭店数量。

现在但凡是开饭店的,都赚的盆满钵满的。

燕长青对此觉得不错:“你觉得你的厨艺行吗?想开饭店?”

李全朗很自信:“我发现了,现在的饭店,不一定要手艺多好,只要做的干净卫生点,做的量足点,就不怕没人来吃。”

都是干活人,饭量大,对味道也没那么多讲究,家常便饭都可以,老表的话说到了点子上。

虽说学习不成,但是平时放假李全朗都在厨房跟着爸妈帮忙,做饭炒菜的事儿一点不陌生,自己也能上手炒个菜啥的,环境真能改变人,他能想到这些,也不算意外。

燕长青点了点头:“然后呢?”

“我开个饭店啊!”李全朗又神秘起来。“我想好了,雇上十来个厨师,干票大的。”

“十来个厨师?你准备开多大的饭店,有那么大场地吗?”

“没有,所以我打算搞送饭上门。”李全朗得意之极。“你没发现,有些人忙着干活,都不想耽误时间,排队等不及,干脆路边的烧饼夹菜买俩就凑合一顿。”

“我找个地方,都不用靠着街,只要够大就行。多找几个厨师,把饭做好给他们送到厂里去,吃完了再让人去收碗筷就行,你说我这个主意行不?”

燕长青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趣了,现在自己的老表连外卖都想出来了。

在深城那边早就有送餐送货上门的业务,很多小店都是如此,只要店里有人,不管你买什么,都会给送家里去——不过这家伙可没去过深城,真的全凭自己想的。

“你这办法挺好。”燕长青说道。“不过你预算过没有?投资多少钱?雇佣的厨师以及跑腿送饭的人都给人家开多少工资?需要一次性投入多少钱,多久能赚回来?”

李全朗当时就傻眼了:“啊,这个,我还没想呢!那不是先把饭店开起来,慢慢就挣钱了吗?”

燕长青伸手一指外边:“继续去调研去,好歹一个高中毕业生,办事不能这么不靠谱,一张嘴要干事,啥都不想就去干?你先了解清楚,做个计划再说。”

李全朗不忿:“你等着,我三天就能搞出来。”

……

说是让燕长青等着,他也没走,来都来了,干脆在旁边看燕长青干活,还帮忙给递个工具啥的。

对于燕长青来说,老表们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他肯定支持。

不过他对于老表们都算了解,比如现在的李全朗,就是属于不靠谱时期,后来出去打工被社会捶打了一番,才变得靠谱起来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