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1 / 1)
('
“万老头……厂长不是打算在东边建厂吗?”燕兴旺反问道。“就现在两个桥能行吗?肯定要多几个桥,以后方便咱们来回走的。”
说的倒也是。
最近这帮手下们一个个野心勃勃的,一门心思地做大做强,搞的燕长青都不会了。
现在的两座桥,都是要搞运输的。
新老厂区跨河两岸,修桥肯定是必须的,而且一座两座都不行,得多点,方便大家——厂区上万人,新厂区再这么多人,两边不可能没一点交流,而且招工不管招哪儿的工人,一开始还是要老厂区的人带的。
你来我往的,多修几个桥也正常。
很合理的事儿,而且这河上的桥是小桥,从第一座桥开始,大燕庄工程队的人里面就有参与的,然后第二座也是,现在继续修的话,工程队好像也就只差工程师总指挥了。
燕长青觉得这个主意不是脑子进水:“专业工程师好找吗?”
“不难。”燕兴旺信心十足。“这不是有下岗的吗?就算下岗的人里没有,我也能找到。县里钢厂现在啥样你知道的吧?”
“知道啊!”燕长青想起了往事。“当年他们没活儿干,还是我提议让他们做点陀螺铁环啥的,没想到他们现在在玩具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了!”
这要是做成小视频,介绍钢厂变化,就用上那句话了:家人们,谁懂啊?堂堂一个国企钢厂,他们现在主要做玩具卖,铁铸件的小玩具各种各样,以及一些小摆件小工具啥的,啥玩意都能用铁造……
……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有时候只需要打开一个缺口,那创意就变得无穷无尽起来。
反正尝到了甜头的钢厂,现在在一些老人们看来,就是妥妥的不务正业。
但是工人们乐意啊!
一个小废铁疙瘩,烧成汁往磨具里一倒,接着滚筒里一扔打磨一下,再镀铬或者镀铝,看起来明晃晃的就行,然后白菜卖成了肉价钱。
别的国企给的那点订单算个啥,三核桃俩枣的,抽空给干了就是,不能忘了主业,咱们现在做玩具摆件……
……
燕兴旺点点头表示他也知道这事儿:“钢厂里就有工程师啊!早期他们国企都干过大工程的,现在根本没大工程可做,堂堂工程师在车间里玩陀螺,这不是扯淡嘛,我让他们来建桥,算是重操旧业,他还得谢谢咱呢!”
燕长青不大看好他这个:“人家做那玩意儿,月月工资奖金也不少的,工作还不累。来你这工地风吹日晒的干啥?你还是瞅瞅哪儿有下岗的吧!”
燕兴旺在燕总这里从不拘束,不服输的很:“我试试,不行了我再找下岗的去,反正有的是人干。”
那你就去试试吧!
燕长青摆摆手,赶紧忙你的去吧!
这一天天的,我玩个雕刻,还得分心和你们说事儿,一心二用的技能都要升级了。
回头还得搞个一心三用四用的技能来,不然都不能专心玩了!
幸好,也就这么几个野心大的,其他人还算好,如果再多点人来,一个个都要去打江山,那还真得多几个技能了!
第280章 你们加油 我看着
按理说这个季节,不适合移栽各种树木的。
不过老黄有信心照顾好,根本不愿耽误时间,他对那些送苗木的人唯一的要求就是多带点土,别在半路上就把树给折腾死了。
只要活着到这里,剩下的看他的本事了。
然后就是把桐树林周围,种了一圈常青林木,再然后,在这些林木边上,种上了一些梅花——到了冬天,这里就光秃秃的不好看,弄点绿树红花点缀一下。
毕竟这片林子算是老板专属的,他要经常在里面练乐器的。
不钻营不代表什么都不懂,作为早年能考上大学,还自学了很多东西的人,老黄的脑子肯定够用。
有些事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意去做,但是换了个老板……反正顺手嘛,燕总这个人虽然年龄小了点,但是人不错,他想建设美丽家乡,自己做点锦上添花的事儿,也是理所当然的。
包括规划水库等。
有一点他看的很准的,他来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看出来了,燕总是真的有人有钱。
老黄平时在酒厂外边忙,不代表就对酒厂一无所知。
酒厂都搞了什么建设,他还是能看出来的,酒厂缴税多少,这个也是透明的。
随便一算,他就得出来了个结论,燕总的账户上,肯定有一个惊人的大数目。
别家老总发达了,换车换房衣食住行都要讲究,燕总讲究了个啥?
他开的是油田免费发的桑塔纳,吃的穿的大部分都是市场上的人捎带的,真的是捎带,那么多人,每次回来,多少都要带点外地带来的特产……
还有些地里种的不用说了,他根本缺不了的。
最讲究的就是乐器,不过据说古筝二胡都是故宫的人送的,特制的,也不花钱,平时他自己维护的,爱惜的很,都不让别人碰。
然后老黄得出了个结论,燕总简直就是自己见过的最省钱的老总,衣食住行用的都是不花钱的。
最花钱的是买了个玉矿,算是奢侈了一把,但是那点钱,老黄算了算,九牛一毛而已,不算啥。
关键酒厂每天都在产出,每天都在进账,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造钱机器。
至于说飞机,市场那边几年经营,除了盖楼也没干别的,一样是只进不出。
再考虑到燕总还有其他收入,国外还不知道有多少钱。
那还不大干特干起来?
这么多年来,他这匹千里马终于等到了伯乐,建水库算啥,他要把这里建的以后比什么避暑山庄还避暑,让燕总花钱花的心甘情愿……
……
面对一大帮野心勃勃的员工们,燕长青也没纠结多久。
就像老黄想的,他国内账户上现在有不少钱,也没啥用处。
在老万兴致勃勃地跑来,和他汇报了新酒厂选址谈判新进展之后,他淡定了下来。
无所谓的,谁想干谁去干,自己提供资金和名义支持,你们放手去干吧!
最多自己每个月多看几本账,也不算个啥大事儿,这么几年下来,他就靠看账本,愣是把会计的技能快搞升级了,现在他偶尔还能指点一下会计们,妥妥一个查账专精大师。
既然如此,他就把人都叫了过来。
基本调子先定下来,他很肯定的说:“这几件事都是大事,酒店庄园水库,你们知道,细节我是不管的,你们确定能忙的过来吗?资金预算都做了没,拿来给我看一下先。”
小周和老黄准备的很齐全,这点比老万强得多,老万是实干型的,只会埋头苦干,他有个想法会去做,但是比起这俩还差了点,人家把各种预算,初步计划,每年投入,都做了详细的报表。
老万就不行,他就想再建个酒厂,要互相竞争,其他的他压根不考虑,反正老板说行,我就去干,花多少钱去找财务要。
也不能对老万苛求太多,人家一退休工人,上班时候都没管过这么多事儿。
而且来酒厂几年,老万只知道埋头扩张,至于钱,跟燕总干,预算个啥,直接干就是。
……
然后燕长青头大:“你们这规划,有点步子太大了吧?小周你这个,酒店一下子要建这么多?还要分好几个城市,你能忙过来吗?”
“还有你这个水库……算了,酒厂现在是有点钱,但是也不能步子太大,这么着,酒店这个,在京沪广深先选一个城市当试点,你先建好了练练手。”
“水库这边,没必要直接就大动干戈,还两年内建成,老黄你累出毛病了我还得给你看。不用卡时间卡的太死,要做到步步为营,必须做到哪怕工程做一半,发大水了也不会对工程产生太大影响。”
两年时间有点赶,万一匆匆忙忙建好,有点啥不靠谱的——接下来就要赶上几十年不遇的大洪水,实话说,考验有点大。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