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1 / 1)
('
每天打扫个厂院也没人要求他干什么样儿,纯粹当他自己锻炼了,加上食堂伙食不错,这两年身体状态好了不少,看起来应该没那么早走了。
燕长青吃完就开上小面包,拉了村上的小伙伴一起奔镇上去参加考试。
小面包还是厉害,能装的人多,剩下装不下的,跟着学校一起走,有大客车接送。
前些年小升初考试也要看分数,不少学渣都考不上初中,然后要么复习,要么回家。
不过现在杨乡长做的不错,学校那边改建成教学楼后,扩招了,实际上这场考试就是走过场,去参加的都能上初中。
就是班里人数会很多,一个班一百多人,三四个人一张桌子,条件艰苦了点。
乡里还计划再建一所初中,不过要等一初中建好,到时候分流一部分学生就好了。
燕长青想过要不要自己申请办学,回头弄个中专学校,也不讲啥,让学生们在里面受三年教育,回头进酒厂工作。
但是又觉得麻烦,所以后来和市里的一所中专粮食学校,搞个定向委培,将来学生毕业直接进厂工作。
像是小志这种天天按时去上学,但是考高中希望又不大的,二话不说就报考了这个,附近几个村子还有不少他这样的,他们当然是肯定是能考上的,反正委培生,学校那边只管负责教学。
……
中午去市场那边吃的饭,陈有亮觉得燕长青纯属多此一举,还考个什么试,纯属耽误时间。
燕长青不和他辩解这个,这人压根不懂啥叫个生活需要仪式感。
他来是问问姑父对和徐一博家里,以及他们家那些生意伙伴们合作的事儿,考虑的怎么样了。
陈有亮对此淡定的很:“等他们来了再说,看他们想要啥,只要给钱啥都能给他们。”
燕长青继续问:“运输呢?”
“那么远肯定火车,航空那边我问了,运输能力不足,花钱还多,除了快点也没多好。总不能还真的自己去买飞机去,这也没地儿买啊!”
“你等徐总他们过来谈的时候,问问他们啊!他们愿意干,肯定路子比较野。”
陈有亮沉思起来,过了半晌一抬头:“开飞机得考个啥驾照?”
燕长青吓了一跳:“姑父,你可别想太多。要真买飞机的话,还是请几个前苏那边的飞行员过来,你要是上的话,等下我再给我姑看看身体,你赶紧把二胎给要了再说……”
陈有亮当即就骂骂咧咧起来:“你这是咒我不是?算了算了,你去找你姑去吧!”
燕长青呵呵笑着就走了,姑姑姑父俩人是想要二胎的。
现在陈有亮有个什么代表的称号,按理说是不适合要的,但是他觉得那什么称号可以不要,二胎还是要想一想的。
不过因为姑姑之前结扎过了,去掉环之后身体有点小毛病,一直没怀上。
燕长青就给开了点药,现在过来算复诊了。
扶了扶脉,燕长青就放松下来:“再养几天就差不多了,没事了。”
姑姑顿时眉开眼笑:“等我怀上了就劝劝你妈,还有你二婶……”
燕长青现在都放弃了这事儿,姑姑想劝就去,他是管不了的:“到时候你就去香江那边,带个人过去伺候你,那边我有房子,住着也清静,争取再生个大胖小子出来。”
……
下午再去考试,就结束了。
这一年只考数学语文的,简单的很。
话说这两年的正策天天变,也是坑惨了一批人。
有那么一批人先学历史自然等课程,等考试的时候上面通知只考语文数学。
到了初中等到这批人中考考试,又改了,改成副科也就是历史地理等,抽出来一科考试——原来是都要学都要考的,考试前半学期才通知。
最惨的还是这一批,等到高中参加高考,又赶上了大综合考试,原本历史生物地理等是抽一科考试的,结果换成了全都考,也是悲惨的很。
关键还是在玉东省,考生巨多的地方。
燕长青懒得想这么多,他现在只做自己的事儿,以后什么样他还没想好,可能明年他还会考虑,再委培一批大专生出来,这也是他能做的极限了。
毕竟他已经凄惨过了,现在看着别人凄惨,顺手拉几个上岸也算是力所能及的事儿。
……
考完试回家,看工程师们最后一遍检查电站,然后就可以试用了。
燕长青比他们看得更快,没啥问题,他从动工开始就点了这个技能,现在至少对自家这个电站肯定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毕竟他也是修理工来着,以后万一遇到问题,有可能还要亲自出马。
开过厂的都懂这个,平时准备个高级工程师守着是不大可能的,所以遇到大问题就需要请人。
但是请人容易,花钱也无所谓,大多数时候是耽误不起请人的这个时间,能自己检修当然自己来了,节省的时间都不是一天半天。
徐总的车队已经在路上了,大小徐总以及他们的一些生意伙伴,也即将出发来这里考察市场。
这次和酒厂没啥大关系,看市场那边怎么谈,如果能签订足够多的合同,那可能真的要考虑买飞机。
目前西阳市这边的运输能力还是差了点,如果只靠卡车跑到前苏那边,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年头想租用火车皮并不是提前预定就可以的,是个很麻烦的事儿。
……
考完试的熊孩子们和疯了似的到处疯跑。
酒厂这边则是已经派出了车队,把清酒开始往沪城那边运,其他的事情都是交给黄佩珊那边的公司来做,他现在只需要再‘做’一首曲子,算作是正式的宣传。
这个很容易,都不费事,花两天功夫就搞定,而后让人送到香江制作发行。
原名是什么都不重要了,新名字叫做三国の恋,清酒的名字。
其实原本都有预热,之前万里之长城推出的时候,上面已经有这个名字,现在只是彻底点明而已。
……
随后燕长青就迎接到了重新到来的小徐总。
这次他带了老爸来的,本来都是来看市场的,结果被他拉走了老爸,顺带整个考察团都跟了过来,一起来参观他参与制作的那只大玄武。
酒厂这边不怕来的人多,好歹也是有正式接待室的,免不了还要进去先寒暄问好一阵。
陈有亮也是跟着来的,燕长青只是负责当个工具人,等到介绍自己的问个好就可以。
作为旁观者,他很快就注意到,这只考察团的成分相当杂。
大徐总带的几个应该都是搞煤炭生意的人,有沪城那边做企业的人,还有几个说话口音是夹杂着东北口音的。
不过看起来一群人还是比较和谐,毕竟是为了挣钱的,目标比较一致。
等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小徐总就按捺不住,要去看玄武了。
其他人也纷纷笑呵呵地点着头,跟着站了起来。
这些商人大部分都是不怕吃苦的,走些路也不算什么,等走到岗上,徐一博就得意洋洋地指着下边说道:“看见了吧!就在那里,离这么远都能看得见,大得很。”
不过走着走着,他的眼睛就越来越大,等到走近到不远处,能看清玄武全貌的时候,他彻底有种傻眼的感觉:“怎么会是这样?”
“这样怎么了?”燕长青问道。
“不是,我原本想着,它应该,就是一只大龟,最多加一条蛇,怎么这个看起来,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和燕长青自己想的都不太一样,连他都感觉到凶,一般人站到面前,可能没有他敏锐,感觉的没那么明显,但是能感觉到不对劲儿。
大徐总看起来和燕长青想的不太一样,他相貌堂堂,戴着一副眼镜,站得笔直,看起来更像是儒商一点,至少看起来和现在的陈有亮有点像,而不像传说中办事做事都很粗暴的煤老板。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