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1 / 1)

加入书签

('

连开灯的动作都省了,以前是养成了习惯,其实他都不需要开灯,窗外有厂里的大灯在亮着,虽然进到窗户里面的灯光不是很明亮,但是足够他看得见时间了。

不过随后他又打开了灯。

毕竟如果关着灯在屋里坐着,好像挺奇怪的,还是习惯开了灯。

睡的挺好,但是我的感悟呢?

我睡觉是为了提升睡觉的技能的,为什么睡醒了为什么没有对睡觉的感悟呢?

真是太不科学了!

不过他也没什么懊恼的情绪,呼唤出小玉盘,自己地研究了一番。

他甚至试着幻想自己用‘神识’去感悟小玉盘,结果幻想果然是幻想。

那就算了吧!

燕长青觉得一切的未知,都是因为自己的技能太低了点。

如果能有个三五级,估计就能感悟点什么东西出来了。

……

下一刻,他随手关了灯,床上一躺,心里默念了一个关键词,然后闭眼睡觉。

天亮之后,继续忙碌酒厂的工作,忙完就继续研究酒曲,制作出来的酒曲就先存着,用不着也不着急,反正这点东西,他浪费的起。

就这么一直忙碌着,连他最爱的过十五赶花灯都没去,只在村里看了一圈。

镇上现在挂灯笼的还没村里多,而且酒厂出钱请了附近的舞狮队,武术队过来表演——还给镇上留了背桩队旱船队的表演,不然镇上就没节日气氛了。

燕长青觉得这挺好,大家都不用跑了。

主要是给自己节省了时间,他最近正对技能提升前所未有的热情——基本每次都是这样,技能一旦有点变化的话,他的热情就会高涨一段时间。

……

过了十五之后,陈有亮打电话来找他:“你准备把酒卖到香江去,现在还不开始准备吗?”

“没酒了啊!”燕长青摊手。“仓库都基本是空着的,有封箱的就能有地方运,哪还有酒过去卖。”

“你不是准备赚外汇了吗?挤出来一点不就得了。”陈有亮催促道。“早就计划好了的,你最近又在折腾什么,要改变计划?”

那好吧!

燕长青觉得技能虽然重要,但是其他事儿也不能耽误。

关键这些事情不需要他去办:“再等半个月,天暖和点再说吧!我得给酒厂这边留一批货,不然到了那里什么都没有,也不行。”

这还差不多,陈有亮满意了:“那你记住这事儿,等几天你最好抽出时间来,咱们一起去香江。”

主要是听说那里比较乱,燕长青也不想让姑父和其他人一起去,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安全第一。

他可不想因为挣钱的事儿,闹出什么让自己遗憾的事儿来。

……

挂上电话,燕长青继续去搞自己的研究。

他们的计划是去香江注册个公司,然后资金转移过去,在外边销售的货款到时候也留在外边,这样就有钱去外边搞投资了。

国内的市场是很大,但是没必要一直在这里挣钱。他觉得自己要当个有良心的资本家,赚外汇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更想去他听说过的什么群岛搞个公司,据说那里免税,但是现阶段他正研究技能,暂时就先按之前的计划吧!

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技能这玩意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只要技能在身,就算现在的一切都没了,他也有信心短时间内在搞出这一个酒厂,甚至是其他什么厂来。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对睡觉技能的运用,也更加的熟练起来。

最好的效果还是像以前那样,睡上四个小时,这样基本就能保持一天的时间内,练习同样的技能,都保持在有‘感悟’的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睡觉前想着某个技能,睡够四小时,那么白天一天这个技能都处于加速状态的。

如果分开的话,效果也是一样,睡两个小时,想一个技能,那么这个技能能加速大概四五个小时,可以先不用去练习,继续去睡,睡前想着另外一个技能,等到白天依然可以有加速效果。

不过这样他嫌麻烦,对他来说,现在一天一个技能的练,刚刚好。

就像现在他一直在练习的制作酒曲。

他觉得把这个技能提到一级满,应该能减少自己不少的工作量,所以现在就专注提升这个技能。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第215章 出发 分厂

天气的变化总是悄无声息,但是麦田里已经有了不少挖野菜的身影。

河边的一排柳树上,仔细看去,已经有了嫩芽露出,河水也开始变得欢快了起来。

和往年有些不同的是,河边的小桥上,车来车往,一派忙碌的景象。

因为酒厂生产量大增的需求,工人们又增加了不少,彻底开始了轮班制,而人多起来之后,各种生活需求,带动了周围的所有村子的人忙了起来。

这时候生产力低下的缺点彻底暴露了出来,最基本的,酒厂单是一个吃饭问题,就能解决不少附近村民的生计问题。

燕大海的养鸡场,以及附近养猪的种菜的,包括村里的打面榨油铺子,靠着酒厂都能吃饱饭了。

酒厂又出钱把过了河向东的那一条路,给再次加宽了一次,以解决基本的运输问题。

这时候是农闲时间,修路倒是不缺人,连砖窑厂老板都跟着挣了点小钱——东边的路不属于乡里,而且不是主要运输道路,燕长青只打算用砖渣等把路简单铺一下。

对燕长青来说,这些都是琐事,他现在‘玩’技能上瘾,动动口让别人去干,自己继续忙自己的。

直到祝昌盛打电话告诉他,让他‘辛苦’一趟,去单位领奖励。

特别交代的是,如果自己过去的话,别开车了。

燕长青就明白了,自家的单位可真是太没新意了,去年给了房子,今年考虑来考虑去的,最后还是打算给自己一辆车。

……

当然现在的汽车,大部分都要比房子贵的多。

西阳市这边的房子,现在还没什么商品房,大部分都是单位里的房子,分给职工的,不要一分钱,给人的印象就是,房子压根不值钱。

而车就不同了。

甚至单位奖励车还很小心,怕引人注意了说闲话。

祝昌盛代表单位对燕长青表示歉意:“本来想搞个表彰大会的,但是咱们讲实惠,那些仪式之类的就免了,看你的想法,如果你想的话,咱们……”

“我不想。”燕长青觉得这样就挺好的。“有什么车可以选啊?”

“这次采购还给石老大换了车,给他买了一辆奥迪。其他的还有捷达,切诺基,高尔夫,菲亚特,帕萨特,桑塔纳等,走咱们去看看,你中意哪一辆就开走。”

“桑塔纳吧!”燕长青选了一辆最流行的。“别的都不用看了,这辆车最多,见过的人也多。”

本来想说这辆车比较低调来着,再一想,低调个毛线啊,以后自己也是别人说的‘屁股坐着一栋楼’的人了,还低调个啥。

也就是现在桃树乡发展起来了,换了别的地方,开个拖拉机都低调不起来的,更别说汽车。

祝昌盛有些意外:“桑塔纳是采购的数量最多的,往年也是桑塔纳比较多,你不考虑一下别的?”

燕长青明白,这是想让自己选一辆比较‘特别’的,与众不同点的车。

但是,燕长青觉得,市场上最多的才是最好的。

因为出了问题随便哪儿都能找来零配件,方便实用——事实上他见过那种买车一定要买‘别致’的,结果坏个零件,维修的时候等零件都要等几天的。

祝昌盛见他拿定了主意,又问道:“那你想要什么颜色的,这次采购的都是黑色的。还有其他的颜色,红白蓝三色的都有,咱们可以随时调换的……”

“黑的黑的。”燕长青压根不用选,当然选现在颜色最多的,补漆方便嘛!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