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1 / 1)
('
不过现在工作了,不用像以前那样风吹日晒的劳累,已经女大十八变,反正派出所不少人还是挺羡慕熊启山这家伙的。
……
几个人开着玩笑吃着饭,那俩有任务也没喝酒,吃完一抹嘴,带上人就走了。
也就过了俩小时,小王就打了电话过来,说了几个人名。
然后燕长青就叫过来万厂长,把几个名字给他:“这几个都开除了吧!”
万厂长有些诧异:“这是?”
“知情不报的。”燕长青说道。“派出所那边的人问了,这几个人知道他揣着酒走。这种知情不报的人,不就是吃里扒外吗?”
“今天他们见有人拿东西不吭声,说不定咱们没发现的话,明天他们也开始拿了。酒厂容不下这种人,让他们走吧!记得通报一下全厂,让新来的都安分点。”
万厂长点点头:“好的!”
临走又忍不住感慨一句:“有些人就是不知足,有好工作还想更多,贪心害死人啊!”
燕长青呵呵:“这种人不是贪心,是蠢,不值得同情。拿几瓶低价酒他们还能卖出去,拿高价的,棉花厂普工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买一瓶,就他们,能找到买的人吗?”
万厂长没再多说,出去准备赶人,顺便通告全厂。
……
冬至这一天,酒厂来了不少人。
姑姑一家,二叔一家,刚好在市场的原村民现商人们,总之离得近的都回家了。
现在大伙儿对冬至还是挺重视的,虽然在燕长青看来只是包个饺子,他觉得这里应该有说法,但是他年龄小,还是小学生,所以他也不知道。
燕长青和所有人打过招呼,到吃饭的时候,端着饺子就凑到了老爸身边。
燕大海看了他一眼:“我计划明年养鸡场再扩建一下,养够三千只鸡。你那边种的枸杞,我今年又给剪枝种了不少,就是结果不多,我想找个懂行的问问。”
“那行啊!”燕长青点点头。“三千只鸡也不少了。那个枸杞的话恐怕现在不太好找懂行的,得到农校那边,看看有没有人懂。”
燕大海想了想:“那我回头去打听打听,也不知道请个师傅多少钱。现在养鸡场也不是多挣钱,一个月下来也就七八千块钱,刨除成本也不剩多少了。”
七八千这年头很牛了的,相当于几年的平均工资。
不过燕长青最近比较忙,听这话没明白过来,还在问:“最近鸡蛋涨价了?”
“略微涨点。”燕大海说道。“估计还要涨,所以我计划明年养到三千只鸡。”
燕长青这次听到老爸又一次强调三千只鸡,略微有点明白了:“那挺厉害的,三千只鸡啊,还得多雇几个人帮忙,以后我妈都没时间跑着玩了。”
燕大海收到了满意的信号,点点头,仿佛不经意地问道:“你那酒厂,现在挺火啊!最近经常往外边运酒?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了?”
“还行吧!”燕长青点点头。“这个月不咋行,到现在才销售三百来万,利润也就一半……再多少多点。”
究竟多多少就不说了,唉,毕竟为了家庭亲情,少说点维护一下老爸的自信心。
场面略微尴尬了一会儿,燕大海点点头:“嗯,不错。”
说着话扒拉完碗里最后俩饺子,站起身去盛饺子去了。
燕长青等了一会儿又一会儿,没见人过来,难道饺子包少了,不够吃了?
厨房里的人是觉得工资烫手了吗?难道也得开除几个,威慑一下?
想想掌管厨房的是裙带关系,自己亲姨,那算了!
……
转眼间陈有亮蹭了过来:“长青,酒厂的势头有点猛啊!”
“这才刚开始呢!”燕长青相当淡定。“酒好是关键,现在推出的只是低档酒,等我高档酒推出去,那利润还能高点。”
二级的酿酒技术,真的有点是降维打击了,所以燕长青相当自信。
现在中档酒步步高系列一个广告没打,就靠搭配好日子系列往外带,销量就在逐步提升,事实再次证明,真的好东西,是藏不住的。
而且酿造的原料是一样的,差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如果刨除这个成本,那利润是多少?
所以真的是刚开始。
陈有亮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咱们重新分股份吧!”
“啥?”燕长青当时就惊了一下,我就是炫耀一下,也没咋的啊?这不平时我和别人也炫耀不着,才和你说的。
“市场现在已经算发展稳定了,目前也就这个样,剩下的就是看这些人能跑到什么地步了。”陈有亮慢慢说着。“你这酒厂刚起步就这么猛,以后会啥样,我有点想不出来。”
“还有,你让买的股票,这都一年了,现在的势头还是涨不停。你还预估说以后会有大变化,还能涨?”
燕长青点点头:“确实能再涨点。”
陈有亮咽下嘴里的饺子:“你看啊,我现在也天天看新闻了,可是我啥都看不出来,就说这个股票,以后能涨到啥地步,我心里就一点谱儿没有。”
“你这个酒厂,原本我以为你说上个春晚,一年弄个几亿是玩笑话。现在我看有点不像,一个省打个广告,一月都能这么多销量,以后呢?我还是一点谱没有。”
“没谱的生意,我不想干了。你把酒厂股份收回去吧!股票那也没多少钱,就听你的,到时候赚多赚少都行。但是酒厂我啥也不懂,股份我不要了。”
燕长青张张嘴,还没说话,又被姑父接着说下去了:“你别急,我干啥得心里有个谱,这你是知道的。咱们当初从一开始做生意,那会儿是闷着头去干,但是咱们也是计划好的对不对,做的也算是有谱儿的事。”
“但是酒厂现在发展的势头,我真没谱,我现在的能耐,管个市场就有点吃力,你知道我平时除了看新闻,还跑咱们市里学校边上买了不少书在自学吗?”
“学了是有点用,不过现在用处也不大。总之我的意思就是,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的饭,你这个酒厂要是原来那样,还是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儿,咱俩一人一半我也不说啥,你随时想搞别的你就去,我随时接手过来照样继续干。”
“不过到了现在的地步,你再折腾俩月,回头你丢给我,我立马就得给干垮你信不信?这就超出我的这点能耐了,我干不了。你让我挣我干不了的钱,我拿着有意思吗?”
……
燕长青想了半天才开口:“你不说我就想和你谈了。你那市场还没干好,现在只是起步,你咋就觉得到头了?向西走他们有人都跑到青省了吧?拉满车货去,回头带当地的东西都是随意带的。这就是浪费啊!”
“那边地大物博的,怎么可能就那么点能带的。现在他们的目光只盯着工厂生产的,做出来的成品,就没想过别的?虫草药材呢?咱们是没接触过这些东西,那以前你研究过女人裤子吗?咱们不还是卖健美裤卖到现在?”
“再往西是不敢去,但是只要愿意出钱收购,他们当地人自然会把东西运到咱们能到的地方。眼界放宽点,能带的东西多了去了,土特产就不行吗?药材不值钱吗?”
“他们是有些不敢干,你们现在不是在搞交叉持股吗?不行你就说,去那边带的货你多占点,让他们尽管带,亏了也是咱们亏得多,这总行了吧?”
市场所有人,都是跟着他俩从服装起步的,然后带小商品,也就是从比较发达的江城,以及更南边,贩卖工业产品。
形成固定思维了,思想一时没改变。
现在有人已经把生意做到青省边缘了,再往那边,说实话有点不好听,但是也是现实,有点不太适合继续往那边跑了。
语言是一方面,习俗各方面,都是问题。
目前这交通情况,其实到甘省已经很不错了,能往那边再走走,也纯粹是他们带去的都是那边稀缺的产品,逐渐交好了一些当地人,愿意带他们往西再走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