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1 / 1)
('
可事实就是如此,如此红火的名字,等上几年,忽然就消失了。
也不是完全消失,燕长青好像记得,他曾经见过什么亚细亚理发店之类的牌子,要么是亚细亚美容美发的牌子,反正这就是他对亚细亚三个字最后的记忆了。
对了,他赶紧拿出小本本记录下来:如果亚细亚开商场,想要来先拿货后回款,不要赊账给他们。
这是要回去告诉姑父的。
他相信现在桃树乡的这个小市场,虽然一年也就三几千万的贸易往来,一大一小两个老板也只能悄悄挣个几百万,但是生命力肯定比亚细亚顽强,毕竟咱不搞盲目扩张。
祝昌盛对生意上的事情并不关心,他只是关心桃树乡这个市场,市场越红火越好,毕竟当初新闻都说过的,油田方面是支持过市场的……
不过市场现在这么稳定发展,油田方面是不是也该拿出来点具体的东西出来呢?
想着想着他就陷入了沉思。
……
从第二天的训练来看,燕长青昨天露的一小手,效果很明显。
今天这些学生们明显和打了鸡血似的,在得知等到表演后,就可以学双节棍之后,一个个精神振奋,招式都比昨天利索了几分。
以至于燕长青不得不利用自己勉强及格的医术,关注着他们,当他们因为太过亢奋,用力过猛的时候,就赶紧拉过来揉捏揉捏,免得他们把身体练伤了。
说起来技能多就是好,还能兼职队医。
结果下午的时候,让有跑过来的李老师吓了一跳:“你这是?”
“给他们活络活络胳膊,免得留下啥毛病。”燕长青笑了一下。“李老师不忙了吗?”
“不忙,我去体育局那边问了,今年国庆后就有个体育运动会。不过咱们这里的运动会规模都不大,宣传上不行,参加的人数也不多……以前咱们厂都没人参加的……”
燕长青拍了拍手里的胳膊:“你先去练吧,悠着点,别再弄的胳膊疼了。”
然后等学生走远了,才对李老师说道:“能给张奖状就行,你还想怎么着?”
实际上这才是现实,很多人压根不关注这些。别说是现在,就是以后人人一个智能机,你去大街上找人问,最近市里有没有举办什么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大部分人可能也根本不清楚。
除非是家里有相关人员,或者家里有学生刚好被选中去当拉拉队的。
听了燕长青的话,李老师先是纠结,而后犹豫,最后恍然,再一点头:“我明白了!”
你明白啥了?
明白怎么糊弄学生了吗?
不过人家不管如何,也是想做出成绩来。
燕长青想了想说道:“你找校长问问,让他或者厂里的人提前打个招呼,免得到时候你带人去了,回来的时候连个奖状都没有。”
好歹积极参与支持了运动会,提前打个招呼,到时候就算真的一无所获,那边也总会给安排个鼓励奖什么的。
反正肯定不会让人空着手回来,不然的话,以后举办活动谁还去当陪跑啊!
李老师又想了一会儿,脸上笑容很诚恳:“这次我真的明白了!”
……
让燕长青没想到的是,下午他才给李老师出过主意。
到了下午结束训练后,准备带人回家的时候,祝昌盛也给他出了个主意。
一开始祝昌盛是在吐槽:“你们市场现在也不至于穷到一辆车都买不起吧?就算买不起好的,买个面包车接送个人总行,每次都让个小货车跑来跑去的,也太不安全了。”
肯定安全啊,开车的都是村里的人,有时候来的还是燕二河,他们拉着自己村的孩子,都小心的很,一路慢悠悠地走,还时刻注意着后面。
不过确实有点太抠门了,要不,就买个面包车?
正想着,祝昌盛又说了:“你们那里现在车来车往的,平时加油挺麻烦的吧?有没走考虑过在市场边上开个加油站,不管是你们自己的车,还是外边来拉货的车,都能方便点?”
第133章 加油站 表演
有没有考虑过?
燕长青都愣了,这是我考虑不考虑的问题吗?
这年代,开加油站?
有几个人敢考虑啊!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觉得祝昌盛给自己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市场那边确实需要个加油站了,现在加油是个大问题,来往的车辆很多都是车上自备油壶油桶的。
看到他的表情,祝昌盛就笑了起来:“算是咱们共建的加油站,不过现在供多少油还是要限制的,可以少买不能多买,这边只负责供油,你们出钱,自负盈亏。”
这条件不就是白送钱还送方便吗?
燕长青连连点头:“要做什么准备?”
祝昌盛哈哈一笑:“准备好场地和钱就行,准备好了告诉我一声,到时候这边过去个人,指导下怎么建放置油罐的地方,还要学习一些安全防范措施,然后这边送油过去,就这么简单。”
嗯,是很简单。
……
晚上到了市场,燕长青也学着祝昌盛,轻描淡写地说道:“等你申请好了地皮,我再给那边打个电话,到时候接人过来,按着人家说的建,之后等着油来就行。”
陈有亮一点都不淡定:“真能成?”
燕长青很确定:“祝主任办事,他没一定把握肯定不会给我说。肯定是说好了的,再说咱们这当初还挂他们名字了,是他们支持的带头致富先进集体,给咱们支持不是应该吗?”
陈有亮终于相信了,顿时口出芬芳:“%#¥%#……”
激动的说话都不利索了,口头禅都是一连串的。
如果真像祝昌盛说的那么简单就好了,这年头正规加油站还少,油库还是主流——油库是属于这个年代独有的产物,负责汽油柴油供应的。
桃树乡就有,乡里的人一开始不管是买汽油还是柴油,都要去油库买。
进去油库大门就是一个大大的院子,然后能看到像一对眼睛的两个盖子,掀开盖子,下面是建在地下的巨大无比的超级大油罐。
别高兴得太早,那是个摆设,真正买油的时候,还是用油桶给你灌,而且去了也不一定有油。
这几年好了点,不管汽油还是柴油,供应的都比较多了点。
而且很多地方也开始有了小加油点,一样是摆了几个油桶。
这时候最多的就是这种大油桶,等到它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变成了街头常见的烤红薯炉子,继续发挥它们的余热——真正的发挥余热就是这样,让人走到旁边就能感受到温暖。
不过小加油点不但不保证油品质量,一样连供货都不能保证,去的人都得先问一句:“今儿个有油没?”
但是大加油站或者油库的话,又没地图导航告诉你哪里有,如果人们去了不熟悉的地方,还要去打听。
现在好了,市场有了自己加油站,以后就再不用去问别人:“今儿个有油没?”
陈有亮甚至都等不及到天明,拉起电话就给杨乡长打电话要地。
燕长青话已经传到,具体事情就不用管了,正准备坐上拖拉机往家走,陈有亮又追了出来:“别走别走,你让孩子们先回去,你留一天。明个杨乡长就过来,估计明天就能通知油田那边……”
……
第二天杨乡长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走。
燕长青能做的就是提醒一下,加油站还是要离路远一点,要比市场还远点。
因为路是迟早要修的,到时候肯定得扩建,市场往后挪点容易,加油站要是挪位置就太麻烦了。
等杨乡长走后,燕长青又提醒姑父,除了他记的小本本上的提醒,还提醒他因为加油站而产生的新问题:“以后咱们这加油站尽量少往外卖油吧!只供应咱们客户和自己人,估计到时候乡里也想来,县里也会有人来,你可要扛住了,咱们可不能开赊账的头。”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