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1 / 1)

加入书签

('

市场有上百万的货款,也足够周转开来。

随着生意做大,将来如果周转不开,也能压供货商一些货款,反正这边批发都是现款,回款问题不用担心。

也正因为现款结账,现在市场看场子的人就多了些。

有几个村子里的,总有人跑生意实在不行——真是天生的,有些就是不行,他在没人的时候想的特别好,一套一套的理论,等到人来了就是不会给人讲价,急上头来反倒啥都说不出来。

等人走了又后悔,刚才自己咋没想好的说出来呢?

差不多就像有些人每次和人争执吵架之后,回家就开始后悔,当初自己没如何如何反驳对方那样。

但是这些人在市场里面,干些按部就班的事儿都没问题,包括晚上的守卫工作。

所以晚上吃饭前,市场里发电机一响,整个市场都亮了起来之后,燕长青都觉得有些没眼看眼前的情况。

发电机当然是自备的,现在电力不足供电时间短,何况还是得罪过电管所的,干脆自己发电好了,反正买发电机的钱也不比从镇上拉线过来贵,更不差那点油钱。

燕长青没眼看的是,有那么几个人在灯光处若隐若现的,背上扛着猎枪溜达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土匪窝呢!

也没办法,现在这情况,只能说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有些问题是存在的,但是迟早会解决的。

街头因为几块钱都能打得头破血流,农村遇到偷盗,也不知道到底被偷多少东西,都有打死人的。

市场里的货款多的时候几十万块钱呢,没点威慑力根本不行。

……

吃着饭陈有亮还催问燕长青:“你说的广告到底什么时候打啊?我这边基本都理顺了,等花厂那个会计过来,让她帮着带几个人,别的都没问题了。”

燕长青淡定得很:“别着急,运货的司机队现在怎么样?”

“没问题了,不过要是进货量大的话,你还得继续跟一段时间。”陈有亮说道。“到那边拿的货一多,只靠我一个人跟着去都不够。”

如果陈有亮出去,看市场的人就变成了他家老爷子。

可别以为老头名声不好就觉得他怎么了,人家可是正经退休的,之前在厂里也不是默默无名之辈,看几天家还是没问题的。

燕长青点点头:“广告暂时不用,等几天我让油田那边打个招呼,让日报和电视台的来搞个采访。只要上了新闻,咱们周边地区的生意人就该跑来了。”

“不用担心,就让油田在新闻里挂个名,他们啥都不会图咱的,还会帮咱们往省里推,如果新闻被上头看中,进了省台,那广告费就省下来了。”

陈有亮家老爷子就在旁边坐着呢,一拍大腿:“这个好这个好,只要能上新闻报纸,以后谁还说你姑父是劳改犯,那都叫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陈有亮早就不关心这个问题了,要不是现在女会计事件,他都忙的快忘了自己这个身份。

现在他关心的是:“二河你家娃也大了,能带着出来了吧?你带你媳妇一起过来,在市场这边住着,平时帮忙看着点行吗?”

燕二河犹豫:“我还要在家管机器呢!”

“让你侄子管。”陈有亮给他指点。“反正他没事都懒得出门,让他经常看一下,不是比你天天守着强多了。”

“那还有养鸡场呢!”燕二河又说道,“还有猪。”

“咱哥两口子都在呢,猪拉到养鸡场那边,不行就卖了。”陈有亮替他出招。“你们一家都过来,长青他奶不就闲下来了!平时他爷招呼着打面屋那边,让他奶帮忙做个饭,这不就有人手了。”

“再不行招个村里闲着的人,帮忙看着养鸡场啥的,哪用得了你们一个个都在村里守着,和守金矿似的。”

其实都不用安排这么细,现在燕长青家里根本不缺帮忙的,有啥活招呼一声,村里一帮老娘们就呼啦啦跑过来把活儿给干了。

……

燕长青一直在看着呢,看到二叔有些意动,就说道:“二叔想来就过来吧,反正这边来多少人都不够用。”

燕二河又纠结三秒钟:“那你有啥事儿了,找人捎信过来……”

天天几个村子都有人来跑,这根本不是需要操心的事儿。

市场里多几个靠得住的人也有道理,这里都是现金交易,这要是遇到心思不对的人,卷了款就跑怎么办?

虽然人的能力可能欠缺点,但是让他们管理也放心。

俩人一直都是这么考虑的,所以才一直没放开去外部寻找什么能管理的人才——万一遇到个奇葩,能力够强但是却奔着抄老家来的,那就麻烦大了。

燕长青看过的新闻就有这样的例子,因为经济犯罪进过监狱的人,在里面刻苦深造,出来又找了个工作还迅速提升,年薪三十万,结果最终目的还是卷了公司钱款跑路……

那是信息时代,抓人还比较容易。如果放到现在,遇到这样的人,卷了款就走,那根本没法找到人!

总之现在办事,因为交通通信各方面的限制,繁琐的事情会多一些。

不过万事开头难,现在都算走上正轨了,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路子总是越走越宽的。

第110章 有人好办事

没几天电视台和日报的人就来了。

陈有亮大热天的穿着衬衫打着领带,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燕长青在旁边看着,总感觉他随时都要来一句:“正府,我坦白……”

不能这么想,不然憋不住笑。

旁边乡正府的人真在的,严肃的场合,不能笑。

而且还有油田的人,祝主任就在旁边看着呢!

……

“陈总,咱们就开门见山了。请问你创业初期,一开始是怎么想的呢?”

“首先说明一点,我因为犯错,打架斗殴被劳教过。对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避讳过,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点对我有偏见,至少我现在可是一直照章纳税,从没有偷税漏税过的。”

“想不到陈总还有这样的历史,但是我相信你肯定从这件事里吸取了教训,对不对?”

“对的,曾经我犯过错。我这么说并不是鼓励人去犯错,而是希望大家从我的错误里面吸取教训,避免也去犯错。从监狱出来后,我就深刻反思,觉得不能继续游手好闲下去,于是就想寻点事情做。”

“然后呢?”

“我在街头摆摊卖凉皮。”

“那生意怎么样呢?”

“不太好!”

“那是什么原因呢?味道不好?”

“味道很好,但是生意不好。我通过观察,发现了原因,是因为有闲钱吃凉皮的人太少。有些带孩子赶集的人,明明孩子馋的流口水,可因为没钱,还是不舍得给孩子买。”

“你当时怎么想的?”

“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要想个别的生意。接下来我一直在本地区到处去看,去观察,思考到底应该做什么,才能改变我以往的生活。就在这时,我从侄子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可以去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寻找商机。”

“于是你就去了?”

“对的,和我侄子一起。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当时他才六岁多。但是他在那时,已经开始能自己挣钱了,所以我觉得他说的话,应该会有点道理。然后就有了那一次南方之行。”

“接下来就发现了商机对吗?”

“是的,一开始……”

……

“燕……总,你好,请原谅我刚才的迟疑,主要是,你的年龄真的小了点。”

“没什么的,我经常被人这么看,习惯就好。至少你还称呼我一声燕总,谢谢你。”

“哈哈,那么,咱们就直接聊一聊,你当初为什么会想到挣钱呢?我是说,像你这样的年龄,不是应该在无忧无虑地玩乐,怎么会考虑到要挣钱?”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