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1 / 1)
('
假如能有监控拍下来,这些能充分体现看电视人的执着与坚持的场景,做成小视频播放量肯定不会低。
燕长青本来还指望二叔家电视装好,能分流点人的,但是现在基本全村出动,两个小院依然嫌小了点,电视机都搬到正屋门口也不行,地方还是不够站。
不过是都很开心,燕长青走出二叔家,就能听到一阵阵的齐声惊呼。
“啊……”“咦……”“哈……”
还是前后两个方向传来的,前边自然是家里那边传来的。
村里依然还有人往这边赶,要来第一时间看热闹。
燕长青觉得自己得招呼一声,不然村里人都集中过来,回头谁家被搬家了都不知道。
……
回到家燕长青终于摸出来自己的照相机,然后笑呵呵地招呼:“爸妈这是我借来的照相机,来你们俩站电视旁边,我给你们拍个照。”
村里人又开始各种羡慕起来。
他们要不是办证件照需要拍照,基本都没照相的机会。
等燕长青照完,又跳上了鸡笼,冲着院子拍了一张,笑呵呵地说:“记录下来,咱们村的人集体看电视,以后过上几十年了,把照片挂起来,大家都能回忆回忆这日子。”
正准备再去二叔家拍个照,结果被俩人给拉住了。
燕水兴一脸的不好意思:“七斤,是这样,我看你那些货不是都还在车上的吗?我能不能带几件,跑各个村看看有人要没有……”
燕长青心里其实开心得很,总算有人开窍了,这么些子人,每天拉着去拉着回来,没一个人说要自己找门路的,让人感觉很是无奈。
没想到居然这个‘数学奇才’先提出来自己去单干,燕长青当然要支持:“没问题啊!要啥货?这会儿也不早了,这样,你哥俩骑自行车去转一圈试试,万一有人买了就卖,少赚点也无所谓,只要你不亏本。”
心情大好的燕长青,等兄弟俩都推着捆上了货的自行车,举着照相机调好焦距,给他们俩拍了个照片,记录下兄弟俩一脸傻笑的模样。
后面的背景还挺好,一辆大卡车,周围都是原始的田野风光。
然后提前打预防针:“记住了,照片我都留着,以后你们发财了,回来找我买照片。先说好,我这照片到时候可涨价的厉害,特别厉害……”
这俩兄弟一脸憨笑:“中,中,多贵都中。”
“那你们记住今天答应的,以后可别后悔!”燕长青嘿嘿直乐。
俩兄弟还美滋滋地答应:“不后悔不后悔……”
……
燕长青还有些遗憾,要是录像机就更好,录下来的视频更珍贵。
不过现在也不错,他抱紧了照相机,就指望它将来当照片贩子了。
想到这儿,赶紧看了一眼,照相技术托了上辈子用手机乱拍的福,技能是出来了,不过进度基本没有。
燕长青有些不忿,难道自己用手机拍那么多照片,都不算技术吗?
再仔细一想,刷小视频时候就算刷到介绍拍照技术的,自己也是随手一划……算了,从头练起吧!
实际上他现在调焦技术都不咋样,只能说理论已经很清楚,实际操作还是要慢慢来。至于找角度之类的,现在这个照相机挪一下位置就得调焦,费劲的很。
确实是个技术活。
又跑去二叔一家给拍了照片,再然后拿着照相机,趁着村里人都在自己家,到处绕着村子拍照。
一卷胶卷根本不够用,换胶卷也麻烦,要用一个黑布袋套着,摸索着换,据说是为了防止曝光。
这方面燕长青真没经验,别人说了他就得听,除非等以后自己摸索出来,否则目前只能按照别人交待的干。
毕竟费了一番心思拍出来的照片,曝光了心疼人。
这些老照片能值多少钱,可就看将来照片里的人有多少身价了……
第97章 不借 最后一次
电视一开就没打算关,第一天,燕长青打算让人看到电视台没节目。
市里台应该不到十点就停了,因为也没啥可播的,电视剧都是别央视台和省台放过才轮到他们的,广告就那几个轮流插播,半天时间村里小孩儿们都会喊国防科技转民用了。
有人看着电视不舍得走,连吃饭都端着来看着吃的。
有人忙着挣钱盘算,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买电视机。
燕水兴兄弟俩就没看电视,家里老婆孩子都不在家,兄弟俩还了自行车就在家嘀咕。
当哥哥的说:“要我说咱们狠狠心,买个自行车,以后自己带货去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只要有空就出去。我看七斤的意思,是撑着要让咱们自己干的。”
当弟弟也不反对,但是有问题:“咱俩折腾恁些天,还了以前的亏空,剩的那点钱也不太够啊!要不哥你去找七斤说说,先借点钱凑凑?”
兄弟俩其实还是赚了点钱的,但是就像燕水生说的,家里以前亏空太多,特别是燕水兴,家里大娃还在上学,挣了钱手里最后也没落多少。
其实村里差不多都是这情况,以前家里穷的太狠了,有时候买盐都是拿鸡蛋换的,遇到花钱的地儿就得赊账——别的不说,申庙小诊所的医生家里就有一大本子的账,大燕庄的不少人都名列其中。
当哥哥的虽然大老粗,但是比较还拎得清:“咱们进货赊账,买车还去借钱,你干脆去问人家要钱得了,还干个几把毛啊!”
当弟弟的心有不甘:“那你说钱咋弄?”
“差的又不多。”燕水兴一根筋儿的人,也不想别的。“把粮食卖了,大不了挣了钱再买回来。”
本来俩人家里也没余粮,但是燕长青给他们出主意,收鸡蛋去县城卖的时候,再从那里带点小东西回来,让别的村里需要东西的拿粮食换,他们再去卖粮。
不过这年头的人饿怕了,有粮食才心里不慌,家里存了点粮食俩人都没舍得卖。
“万一不挣钱呢?你让大娃二娃都跟着你饿肚子?”燕水生还是有点不想卖粮食。
“饿肚子的时候自然会去想办法,再说你看这生意像不挣钱的吗?不挣钱是本事不够,活该饿着。”燕水兴说的很坚决。“反正我不会去借钱,卖点粮食凑凑就够了。”
然后站起身:“就这么定了,明天大车出去顺带扛两袋粮食去,直接在县里买自行车。没钱了先赊货,说不定明天运气好,多卖几件就凑够了呢!”
燕水生见大哥做了决定,也没再反对,而是提议道:“那咱们去说说,让他回头给咱们留点货?”
“这肯定中,七斤那娃儿就是让咱们好好干,给他说他肯定同意。”燕水兴带头就朝外边走。“顺便喊大娃二娃回来,大娃这混蛋玩意儿,明个还上学呢!”
……
兄弟俩刚走到燕长青家附近,就看到门口站了几个人。
有小李湾的李明发,还有村里的几个人,都在围着燕长青说着什么。
等他们走进,就听到燕长青在说:“不借,一毛钱都不借。燕有文你别想美事了,想要钱就拿货去卖,要么你想别的办法,去回家把你家里的粮食啥的都卖了不就有钱了?”
“明发你别想着跑着卖货了,明个你带石头还有老四,你们仨明天跟我二叔一起,学着记账分货,回头不管谁从你们这里拿货,卖出去的一件我给你们二毛钱。”
说完冲正走过来的燕水兴说道:“水兴叔,你们也有事儿?”
燕水生抢着上前说道:“七斤,我们想买自行车,明天去的时候带点粮食搁大车上,卖了凑凑钱就够了。买完车以后想带货跑着卖,问一下你能给我们留点货不?”
燕长青点点头,冲燕有文说:“看看,人家都知道自己买自行车,你连自行车的钱都没凑出来,混的是个啥?你要想干,让家里卖粮凑钱买自行车,回头你带货给你赊,还是老规矩。”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