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用看,咱们坐对面看的就挺清楚。”燕长青说着一扭头,看了一眼大车边上的饺子摊。“那要不干脆在这边吃吧!老板,你这羊肉饺子用的羊肉是正宗的不?”

旁边那个正做臊子面的老板抬手一指:“那边卖羊肉的是我兄弟,羊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也是我们自己动手杀的,能不正宗吗?”

这话听着怎么不得劲儿呢?

旁边老板娘笑了起来:“我认得你,拉二胡的那孩子。你长得真快,我记得第一次来你才这么高,在那边坐着,小小的一个人在那拉弦子,看着可稀罕人了……在这儿吃吧,我们摆摊几年了,你说俺家的味道不好中,可没人说俺家的羊肉不好。”

我二叔那么大的人站我身边,就那么没存在感吗?

说话间也就算定下来,在这小摊上吃好了。

……

现在的饺子是按两卖的,但是开饭店的这个称量单位就很迷。

比如在桐树县这里,一般是七个饺子算一两。

是正宗的北方大个饺子,可不是以后的速冻饺子那样小小的。

七个饺子真要放秤上去称量,肯定不是五十克,因为一般人吃个三两就饱,最多来个半斤,这还是如今人们饭量都大,不然三两都吃不完。

实际上这七个饺子放秤上,得有一百五十克,也就是三两,甚至还不止。

而且当地流行的‘扯面’也是按两卖的,也就是烩面。

一个面片都不止二两了,但是饭店是一个面片按一两算,你要说来二两,老板就给你扯两个面片,你要说来一斤,那老板得先问你几个人。

基本上饭量小的,比如女生们,只敢说二两,男人们饭量大的四两,特别大的才敢说半斤,不然一样吃不完。

燕大海他们都没出来吃过饭,所以燕长青怕他们报多了,自己替他们报。

还顺带给他们科普一下这些‘基本常识’,别以后去别处了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吃‘几两’。

羊肉膻味有点重,大概就是这老板摆个摊子好几年的原因——不然他也该开个饭店了。

但是肉确实是货真价实,饺子个头还大,肯定都是说一两,其实三两不止的。

吃着饺子燕长青也不闲着,他心情好,还给老板娘建议:“味道确实一般,不过东西都是真材实料,让你家老板去学学专业厨师啊,弄的味道更好吃点。”

老板娘叹气:“去哪里学呀,人家饭店都保密的,才不给人知道配方的,去给人当学徒没几年也不教。就那边卖卤肉的那家,想去看看人家都不让看,俺们想卤的是羊肉又不是抢他生意,给他钱都不行……”

听到老板娘的抱怨,燕长青才想起来,都忘了如今桐树县这里连个厨师培训班都没有。

而且现在人们的想法还是比较传统的,手艺都是传家的本领,真不给人轻易看。

不过西阳市应该有培训吧?

具体他也不清楚,只能建议:“去西阳市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专门教做饭的?”

“如果有那个才好呢!”老板娘还是挺有想法的。“不过俺们整天忙,也没时间打听,再说他大字不识几个,能去学吗?”

“你们现在都摆摊了,还不能学?”燕长青笑着说道。

穷人出身的人,不讲究啥食不言寝不语的,说着闲话,一顿饭就吃完了。

主要是看老爸老妈紧张,他这边‘闲扯淡’,比直接安慰俩人还能让他们更快淡定下来。

第92章 也有人让你觉得值得

中午过去之后,不管村里人再心不甘情不愿的,也该回去了。

人们陆续被召回来,燕长青站车上收钱点货。

也是无奈的很,有的人还饿着肚子,因为一天下来就卖了条健美裤的,赚了几块钱也不舍得花。

但是燕长青还能怎么办?

这都是掰着嘴喂饭了,有人非要紧咬牙关不吃,你能打死他吗?

东西都是最好卖的,有的人连街边热闹的地方都不敢站,找个角落蹲那里也不吭声,谁知道他们是卖东西的还是等人的?

卖的好的已经拿了几次货,像燕水兴那坑货都能卖出去,正捂着兜四下打量,一脸喜意地装模作样给人说:“我也没卖几件,这里人太会讲价了,没挣啥钱……”

还有个意外,鹅头湾曹二虎家的媳妇卖的居然也不少,这女人长得一般,特敢说,上来就套近乎:“得多谢谢长青兄弟,带俺们来挣钱,以后俺们生活好了,都得记得长青兄弟的好。也就是俺家春妮比长青兄弟大,不然高低得说个娃娃亲……”

不但闺女比燕长青大,她自己也比李秀妮年龄都大,也是真敢喊啊!

呵呵,这娘们想的真多,嘴里喊兄弟,实际上想当岳母,做梦吧你!

燕长青无语的很,赶紧接着给下一个人算账。

一件没卖的还是挺少的,基本上只要东西摆上去,站旁边做出是卖东西的样子,东西都能卖——真没夸张。

燕长青算完之后觉得还是得再给他们点机会,把钱都收好之后说道:“这次是第一次,卖的少的也别丧气,等过两天咱们再来一次,慢慢来。回去都好好想着,饿肚子的滋味好受不?”

“不管卖的多少,下次咱们重新来过。也别觉得带你们摆摊丢面子啥的,或者觉得让你们卖东西,我赚的多了。实话说,大车跑一趟咱们那,来回的油费得几十块钱……”

燕有文好歹也是卖出去几件的,虽然比不上好的,但是看见有更差的,又来劲儿了:“七斤你就别说了,我们都得谢谢你呢!我证明,这些东西在市里人家都抢着要,来的时候镇上那边也有人想要你们都看见的,谁要是说闲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你还是个孩子呢!

燕长青看他的造型就想笑,看这货替自己卖力说话的样儿,差点都要生出来那么一丁点点的愧疚感——刚才不让陈有亮提醒他形象的问题。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都是说燕长青好的,毕竟他们全都是,第一次挣到这么轻松的钱。

……

燕长青还算满意,不管怎么样,第一次出来还算成功。

刚有点得意,就感觉旁边不对。

一扭头,车下边一个年轻人,正拿着相机,对着大车啪啪啪地拍照。

看面孔有点熟。

果然,看他看过来,年轻人又对着他啪啪啪地拍了几张照,才笑着招呼道:“燕长青,这可不是我自己来的,祝主任让来的,让我先照几张相留着,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燕长青想起来了,这是祝主任的人,叫赵诚进,上次晚会他就是跑来跑去拍照的人之一。

于是笑着说道:“赵大哥,给我拍帅一点,回头洗出来了也给我留一份啊!”

“那没问题。”赵诚进哈哈笑着答应一声。“我事儿办完了,回去交差,下次你来了咱们再聊。”

拿着相机一溜烟儿的跑了。

燕长青还想问他相机的事儿呢,结果都没来得及。

之前他就想买相机,不过一打听就打消了念头,太贵。

不但相机贵,胶卷也贵,一卷胶卷十几块钱,洗出来又是十几块钱,如果一份底片要多洗几张,还要更贵,去江城做生意前的他根本负担不起。

现在有钱了,等下次去江城买一个,咱也到处拍照玩。

……

村里人因为有人拍照,又给吓了一跳,又见燕长青居然认识拿相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燕长青笑了笑,一摆手:“走了走了,回家。”

也不说让他们有钱了带啥礼物回去的话,都是刚挣点钱,有的还饿着肚子,估计也舍不得买别的。

倒是燕水兴有些兴奋过头,都忘了‘藏富’的事儿:“七斤,我看这里有卖人家工厂生产的镰刀的,要不等下,我……”

燕长青一个激灵,赶紧阻止:“可别,咱们镇上的打铁铺子里的镰刀就好,这里的镰刀是便宜点,但是真不经用。想买了回镇上买,别的人也是,你们想买啥的,愿意给我说的就说一下,我能给建议的会给你们说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