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1 / 1)

加入书签

('

熊孩子们来找燕长青玩,被他赶回家了。

家里地方太小,下雪天又不能带这些家伙们乱跑——不是考虑安全问题,而是怕他们弄湿衣服。

基本上熊孩子都只有一套厚棉衣,脏了拍拍还可以穿,但是湿了就只能脱下来,裹着被子等棉衣在火盆上烤干,很麻烦。

村里当然有种棉花的,但是自己留的也不多,也不可能年年做新棉衣的。

燕长青今年有了新棉衣,他还是很满意的。

上一次的人生里,他们家一直到打工潮兴起之前,家里条件一直没缓过来。他记得自己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穿的棉衣还是不知道村里哪个小姐姐淘汰下来的。

绿色的棉袄,上面还有红色的牡丹,看着……当初这段可是燕长青不太乐意翻出来的记忆。

但是现在回忆可以,因为他现在还不到七岁,居然就穿上了新棉袄!

……

燕长青这两天研究的是怎么把二胡拉的没那么好,也就是控制升级到二级技能后,明显有些过剩的音乐感染力。

他可不想自己哪天心情暴躁,然后拉一曲二胡,周围的人打起架来。

这不是夸张,是他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

在升级二级后,他的二胡技能似乎已经突破了乐曲本身的限制。

比如说明明很舒缓或者很欢乐的曲子,如果他刻意加入暴躁的心情,那么听的人会明显觉得烦躁——根据自己的心境,略微改动几个调子,就让人感受完全不同。

这还只是初步试验,因为目前的试验对象只有家人,他不敢过火。

简单说二级之后,技能好像突然就有了一些隐藏属性,需要他慢慢挖掘研究。

当然在这种挖掘研究中,技能熟练度也在缓缓提升,也算是技能练习——进入二级之后,技能熟练度慢的连燕长青都觉得有些过分,已经不太爱经常测量进度了。

就在他潜心研究二胡,准备过一段时间去油田演出来个一鸣惊人的时候,二叔又跑来了。

这次他说的是村里的电费问题。

第27章 电费问题

燕长青对于电费出现问题一点不意外,第一个月他家用了不足两度电,按两度电收的,三块二,加了一块钱别的不知道什么费,四块二。

如果不是燕长青挣了钱回来,因为这点钱估计得一家人几天睡不着——当然如果不是他,也不会用那么多电。

当时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满,但是这年头电工就是有特权,扯着上头的名义就要收,许多家拖拖拉拉的也交了钱。

而且就算一度电都没用完,也按照一度电收,加一块钱的杂费,总共两块六。

到了第二个月,已经有很多家压根不敢怎么用电了。

但是收费还照样收,哪怕一点不用,一块钱杂费必须出。

这就够过分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前一段时间收费的电工通知说,现在一块钱杂费都不够,这里面有损耗,有电表用电等等,加上之前的必须再补交一块钱。

村里的议论是快过年了,电工要趁机收钱过年,总之不满的情绪已经积累的到了爆发的边缘。

不止是大燕庄,鹅头湾和鸭头洼两个村也是如此。

这两个村子一开始收的杂费是一块二,因为他们更远一点,所以电工说损耗更大,要更多。

因为离得近,这三个村子是一个大队,由一个电工负责这个大队。

然后三个村比较熟的一些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说着说着就逐渐暴躁,打算商议一下这个问题。

议题只有一个,怎么反抗这个电工。

结果的话……

燕长青还是不意外,他大概能知道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只有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提意见,因为年龄大的习惯了被收各种费。

还有一点就是,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年轻人想的那么简单。

实际上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要反对的不只是电工,还有其他人。

所以一群年轻人商议怎么反对电费乱收的问题,一开始就遇到了阻碍。

很快村长带着几个人过来了,开口就让他们安稳点,少折腾。

这点很明显,电工也不是敢自己吃独食的,他不是谁都收费的,至少各个村里管事的几家还有他们关系特别近的亲戚,电费就不用交,分摊到全村其他人家了。

这些人不交钱,所以大家闹电费,他们都不出头。

不仅如此,现在一群年轻人闹腾,他们还要阻止,不然事情闹大了怎么办?

眼看年轻人不太好说服,村长就开始拿出绝招:喊家长。

管不了你们几个小崽子,还管不了你们老头老太太?

村长大招发出,抗议电费的人立马四散,但是不满的情绪并没有散。

……

燕二河和侄子说的就是这件事,他在老年人眼里不靠谱,但是在年轻人中还是挺合群的,算是比较混的开的。

主要是性格好,不斤斤计较还能玩出新花样,特别是最近兜里有点小钱钱,又多次出门长了点见识,也就多了些底气,于是便和其他年轻人有了些不同,特别是出门还能带上二毛钱的烟来散。

二毛钱的烟已经算是上档次的东西,拿出去很有面子,大部分都抽不上的。

也别不信,如今还真有更便宜的香烟,本地有卖一种抽起来凉凉的香烟,叫夏凉烟,才几分钱一包。

就算有人准备了好烟,也是预备有客人来充门面的,根本不会平时拿来抽——兜里常备两种烟,一种充门面一种自己抽,甚至回家了想抽就抽旱烟袋,反正村里有种烟叶的,随便装点就能抽好久。

这些都是大伙儿心照不宣的事儿。

燕二河干出这么有面子的事儿,一起玩的不可能不注意到,以前问他他不说怎么有钱的,现在才说是他侄子去演出挣的,让一群伙伴各种羡慕妒忌恨,怎么自己就没这么个有能耐的侄子?

但是混的开也不是好事儿,比如这次一群年轻人闹腾电费的事儿,三个村子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说话,他莫名其妙就成了大燕庄一群年轻人中说话比较管用的那个。

大概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看重’,所以他对这件事刚开了头就结束有点不忿,来找侄子商讨一下对策。

燕长青才不想管这点事儿,村里面还真不像外人想的,或者是许多年后人们怀念的,淳朴的人淳朴的心,实际上因为太穷,也少不了鸡毛蒜皮的狗屁倒灶的事儿。

只是他不乐意去想,反正自己安稳过日子,谁爱怎么就怎么。

眼看二叔那么不忿,燕长青先让他当着爷爷的面表态,自己说啥他都不会说出去。

然后才把这里面的缘由给他分析说了个明白。

最后还叮嘱二叔:“咱也不差这点钱,事儿本来就不该你出头的,你最近一段时间别折腾了,免得被人针对。”

说起来也有自己的原因,如果不是自己,二叔也不会这么早就到处出门跑,兜里也没那么点钱,也不至于这么自信——麻淡,怎么感觉明明是好事儿,现在反倒成了坏事儿?

……

燕二河在老爷子的臭骂声中,满心怨气垂头丧气地走了。

他倒不是对老爷子或者燕长青有怨气,一个是亲爹,另一个是自家亲侄子,已经是公认的两家人未来的希望,他心里半点都不会往这方面想。

燕二河是对村里的那些人有怨气,也怨自己没能耐,哪怕知道了原因也不能说出去,只能老老实实受气。

哲人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燕长青也曾经用了半辈子的时间,证明了自己没什么大本事——农村里多少年后村霸势力还灭不掉,他才不想多事儿。

所以他劝走了二叔就继续研究自己的各种技能,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技能更重要。

人们都常说了,技多不压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多掌握点手艺,准没错。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