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1 / 1)

加入书签

('

比如说还二胡,他就特意等到晚上来。

杨知礼也没说什么,笑呵呵地收下二胡和包子,随口扯了几句闲话,燕长青就端着小筛子告辞了。

回到家放下筛子打了会儿拳,出了汗又跑出去到池塘里打了个滚,接着回来睡觉。

……

自从有了那‘两个卧槽’之后,燕长青打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正常需要去池塘泡澡,其他时间都专心在家刷技能熟练度。

但是两个小伙伴还会照常来找他玩。

还好他会糊弄,带着两个熊孩子练拳脚,或者是棍法。

关于棍法燕长青有话说,这个技能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冒出来的。

他就是拿着棍子糊弄小伙伴,教两个小伙伴拿着棍子转圈圈,然后又跟着记忆里的一些视频影像,随便玩了那么几下,就有了个棍法技能。

难道是因为镌刻在基因深处的,那份‘有朝一日棍在手,十里菜花皆无头’的天赋?

两个小伙伴以前也对二胡有过兴趣,但是跟着学不到半小时没学会就没了耐心。

接下来又对燕长青的扔石头技能也很感兴趣,熊孩子嘛,看见燕长青扔石头指哪打哪儿,就嚷嚷着要学。

燕长青考虑了一下,还是指点了一些窍门给他们,还一再强调不许对着人扔。

结果是白说了那么多,扔石头费胳膊,俩人第一天兴致勃勃,不小心扔的太多,第二天胳膊难受就不愿意再练。

而对于棍法,他们的兴趣就比前两个大太多,拿着棍子一边挥舞一边用嘴给自己配音,玩的那叫一个开心,能玩一天都不嫌累。

燕长青乐得如此,看二娃是个没长性的,棍法练了个简单套路,每天跟着耍两遍就开始胡乱玩耍起来,于是干脆和他‘对练’,让他更有兴趣。

反正二娃根本打不到他,就算能打到,小孩儿那点力气也无所谓。

看铁蛋练的认真,燕长青便又让他跟着自己练拳脚功夫,时不时还和他简单对练几下。

这天刚把铁蛋摔倒在地,熊孩子爬起来看着燕长青,也不说话。

燕长青纳闷:“怎么了铁蛋,累了就和二娃玩去,我自己再玩会儿。”

“七斤哥,你是不是不喜欢我。”铁蛋看了看正在翘着屁股看蚂蚁窝的二娃,回过头来有些委屈地问道。“你和二娃打都不摔他,每次都摔我?”

这孩子,有点敏感啊!

燕长青脸色一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是看你比他有天赋,才对你要求更严格。你不信去问问二娃他哥,大娃哥他们在学校里,老师都是对好学生要求更高。”

“真的?”铁蛋有些半信半疑。“你不骗我?”

“你问问咱们村在学校里上学的人,真是这样。”燕长青再次保证。“真不骗你,骗你是小狗。”

铁蛋这次总算信了,扭头冲玩蚂蚁的二娃喊道:“二娃,七斤哥说我比你练的好?”

二娃立刻不服了,爬起来和他开始争辩起来:“胡说,我才练的好……”

两个熊孩子争辩几句,就来找燕长青评理:“七斤哥,你说我们俩到底谁练的好?”

燕长青和稀泥:“二娃的棍法好,铁蛋的拳脚功夫好。”

然后又忍不住叮嘱铁蛋:“不过铁蛋,你还是得多练棍法,以后我再教你们用刀啊剑啊之类的,能用武器,千万别空手上,特别是对坏人……”

二娃得意洋洋:“听见了吧?七斤哥都说了,我棍法好,你还得多练棍法。”

铁蛋也不服:“我棍法也不差,以后咱们再比刀法剑法,我肯定学的更好……”

燕长青看着俩个怎么都说不服对方的小屁孩儿,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14章 再出发

没有侄子打搅的燕二河,生活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轨迹。

每天被媳妇催着起床,吃过饭不用锄地的话,就在村里找个地儿看人下棋,或者和一群伙伴们找个乐子。

晚上时不时的出去打野,虽然兔子基本打不到,但是图的就是个开心。

只不过闲暇之余,忍不住会想当初和侄子那一次卖艺之旅,对他来说,那次的经历,很刺激,非常让人难忘。

偶尔也会想到侄子能挣钱,姐夫在镇上弄了个凉皮摊位也能挣钱,唯独自己……

他并不是喜欢思考这些的人,之所以突然会反思,是因为,他已经把和侄子一起出去那趟挣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

虽说花掉的钱里面上次割肉占了个大头,可习惯了兜里有几块钱的感觉,如今眼看只剩下侄子交待过要留的车费,他心里逐渐和长毛了似的,抓挠起来。

这天燕二河看着村口那一棵老柿子树下面,一群老头围着的侄子,终于忍不住了。

等侄子拉完一曲提着二胡往家走,他赶紧跟了上去:“七斤,你不说去那啥油田的,不去了吗?”

燕长青看了看二胡技能的熟练度,有些迟疑。

他最近在二胡的进度上,有点渐入佳境的感觉。特别是最近,在爷爷的带领下,开起了村口演奏会,不但老头们爱来听,老太太们都喜欢。

根据他自己的感觉,如果说百分之五十进度的二胡技能,加上自己小孩儿的优势,可以去街头卖艺。

那么到了百分之六十,差不多就能在合奏团里当个伴奏,百分之七十以上应该是能在市一级舞台上独立演奏。

到了百分之八十,应该是能达到小有名气,去个大舞台也不怵,去个省一级的电视台说自己是传统手艺传承者,搞个独立演奏应该不成问题。

百分之九十那就得是大师级的水平,怎么也得有个万里挑一的天赋——幸好自己的熟练度面板可以无视这个前提,只要坚持迟早能达到。

如果达到二级,估计就能出来个特殊效果之类的,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只是他的猜测。

因为最近在村口演奏,老头老太太们喜欢听戏,就让他拉戏剧节目。但是他没曲谱,老头老太们就唱给他听,然后他再演奏。

所以最近熟练度提升的特别快,已经无限接近百分之八十的样子。

实话实说,这种感觉很让人上瘾。

就像玩游戏升级似的,心里想着再升一级就如何如何,结果升完又想下一级,根本停不下来。

二叔的话提醒了他,他还计划给家里买个自行车,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尽快买头牛犊子回来呢!

想到这里,他点头答应道:“那咱们今晚准备一下,你和我二婶说好,明天就出发。”

……

依旧是熟悉的马车,依旧是熟悉的装满了红砖的拖拉机,依旧是熟悉的小镇。

不同的是,这次燕长青和二叔进了镇,把半蛇皮袋青菜倒在姑姑家的厨房,而后直奔街西头经常停公共汽车的地方,看到车问了价买张票就上去找了个座位。

成年人票价才九毛钱,小孩不要钱。

燕二河虽然极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假装自己不是第一次坐客车,但是他时不时忍不住左顾右盼,以及望向窗外时那种居高临下微微自豪的感觉,还是深深出卖了他。

等到车一开动,他就更加精神起来,一边用力抓着扶手,一边盯着窗外向后闪过的树木房屋,目光深邃而悠远……

其实车慢的可怜,镇子还没出,路上有人招手立刻停了一次。

出了镇子车速刚提起来,走没多远就是一个村庄,于是速度又慢了下来,然后上来几个人,再慢慢继续走。

走走停停的,三十里路,用了接近一个小时。

到了车站,又找去桐树县到油田的车,这次路途远,得一块二毛钱路费。

四十多里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好处就是如今坐车的人少,不用担心没座位之类的问题。

显然一块钱左右的票价,在多数人看来还是有点贵的——不就几十里路,没有自行车走路也就半天时间,犯得着浪费那个钱嘛!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