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潮汐(2 / 2)

加入书签

而且他早就想出去走走了,整天和这群小孩待在一起真切地让陆长生感觉到自己大概是真的年纪大了,他们被挂在树上每天聊的都是里不让写的东西。

吵吵传统修士不事生产,只会造成破坏和剥削,是整个世界的蛀虫,吵吵皇帝作为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应当是统治者还是领导者的角色,吵吵个人努力和历史进程,吵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陆长生烦不胜烦,“果子”们却乐在其中。

武愈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帝国皇子,他从小在谢婉的教导下接受了很多倾向改革的理念,乌托邦的这群孩子里,田瑶是乌托邦前宣传部长的女儿,焦子阳是外交部长的儿子,还有朱秀素的儿子朱子佩等等,比三英战吕布还要不公平,每次都是被驳的哑口无言。

但武愈对乌托邦的思想也很难做到全盘接受,他对皇宫以外的世界了解的很少,连宗门修士都极少接触到,更不用说武国社会底层的庶民奴隶,没有实际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很难让他产生共情和充分的理解。

辩论的意义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几年的时间里武愈也在转变,从一开始的句句必争负隅顽抗到现在基本理解了乌托邦的主张之后的部分认同和搁置争议,大家讨论的话题渐渐也从哪种理念更好转变成为了,如果武愈当上武国的皇帝,他应该如何着手去改变武国的现状。

其实后面穿越过来的孩子已经经历了卫国战争,知道了两国之间存在了深仇大恨的事,但在谈及如果武愈在武国的改革遇到利益集团的阻力,孩子们仍然表示会想办法帮他争取到“国际支援”。

陆长生从来不参与孩子们的讨论,无论是乌托邦的孩子还是皇宫里的武愈,都没有真正地面对社会,他们的讨论充满了理想主义,只能偶尔听听当做消遣。

他也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押宝在陆川身上,十几年来每天都在嚼树叶和修补自己的状态,期望着靠自己来打开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