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页(1 / 1)
('
“陆湘儿合作过的交响乐团也越来越多,维也纳爱乐乐团,东海交响乐团,现在再加上莫斯科交响乐团。
“这些演出都很成功。
“事实上,陆湘儿的演奏水平,也就在某些群体眼中不行,在音乐圈和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眼里,那已经是艺术家水准。
“就算有人说,爱乐乐团这种商业化的交响乐团,花钱就能合作。
“现在,国家艺术团出国演出,还是在两国联谊会上演出,到这种程度,还不肯承认人家的水平,那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弹幕开始刷屏:
【我也觉得某些NC粉真的离谱。】
【我搞不懂,陆湘儿只能算半只脚站在娱乐圈门槛上,怎么会惹到那么多NC粉嘲讽?】
【这些NC粉恨的不是陆湘儿,而是方醒。】
【方醒确实得罪很多流量粉,堪称顶流终结者。】
倪虹丹接着爆料道:“其实,有个消息,应该有很多人还不知道。
“新闻联播报道两国联谊会的时候,只提到了《梁祝》,但其实方醒也在艺术团里,并且和俄歌手叶卡捷琳娜合唱了一首歌。
“这个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国内没有大肆报道。
“俄的媒体倒是报道了,毕竟叶卡捷琳娜也是名气很高的歌手。”
【方醒也混进艺术团了?】
【他唱歌了?唱了什么歌?这货有多久没唱歌了?】
【求歌名!】
【不会是去唱《万疆》吧?】
倪虹丹神秘一笑,说道:“是一首新歌,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过段时间会发这首歌,具体时间暂时不知道。”
【期待新歌。】
【到底是什么歌啊?能不能不吊胃口啊?】
【琪琪妈,还有什么爆料吗?今天瓜吃得好饱。】
倪虹丹想了一下,打开网站,翻出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的参赛名单,说道:
“其实,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想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要说的就是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这个比赛是五月份进行,也就是下个月。
“那么,这个比赛和两国联谊会有什么联系呢?
“这个事情,可能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知道。
“我是在听了陆湘儿的音乐会,又和在方舟文化任职的朋友聊天,恍然发现的。
“我们倒回到去年十二月份。
“陆湘儿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第一场《梁祝》主题音乐会。
“随后,陆续在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厅,举办了十几场音乐会,整个巡演都是以《梁祝》为主题。
“为什么是《梁祝》?
“有那么世界名曲不宣传?为什么偏偏是《梁祝》?
“可能很多观众不清楚,世界级的演奏家,在举办音乐会的时候,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比如莫扎特专场,又或者贝多芬专场。
“这些名传千古的作曲家,有太多的世界名曲。
“经常听音乐会的观众,对这些著名作曲家也是有偏好的。
“比如,我在学校的一位教授,就特别喜欢巴赫,遇到巴赫专场,会尽量抽时间去听。
“发现没有,如果音乐会以莫扎特、巴赫、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作曲大师作为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
“但是,陆湘儿并没有,她就办的就是《梁祝》主题音乐会。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以《梁祝》为主题。
“与其说,陆湘儿是砸钱给自己镀金,还不如说是砸钱给《梁祝》镀金。
“其实,方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这句话。
“如果只是这样,还没什么。
“可是,这一次,陆湘儿和国家艺术团出国,在两国联谊会上,演奏的还是《梁祝》。
“再联系到下个月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
“陆湘儿要拿《梁祝》去参赛。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她不仅是为了自己扬名,还是为了我们华夏的乐曲扬名。
“我只想说,有时候,有一些人的抱负,要比很多人远大得多。”
第546章 小提琴大赛开始,一路闯关,会师决赛
自从两国联谊会结束之后,在莫斯科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苏马罗科夫,询问友人,是否可以帮忙购买一张《梁祝》的CD。
苏马罗科夫已经年过六旬,处于半退休状态。
平日里住在莫斯科郊外的房子里,听听音乐,种种花草。
这次受邀参加两国联谊会,听到了《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竟然没有听过这首协奏曲,现场听完颇为惊喜,于是结束后,就希望可以购买一张《梁祝》的CD。
只不过,他使用网络比较少,而莫斯科的音像店是不可能有卖的。
他和一家音像店的老板是朋友,于是托朋友购买一张《梁祝》的CD。
结果,音像店老板,问了所有的渠道,甚至找遍网购平台,并没有正版购买渠道。
有俄国网友通过华夏的购物网站,确实找到了关于《梁祝》字样的CD,但却被认识的朋友告知那不是正版CD。
苏马罗科夫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听音乐肯定不能接受音质差的CD,他的朋友也就没有买到,只能如实告知。
CD购买不到,乐谱在网络上还是能找得到的。
苏马罗科夫偶尔自己拉一拉这首曲子,过了几天,还是希望可以得到一张《梁祝》的CD。
于是,按照官方公布的华夏艺术团通信地址,写了一封信寄过去。
一个星期后,这封信到了艺术团团长宋运涛的办公桌上。
他找翻译将俄文翻译成中文,看完之后,略微有点惊讶。
他也不确定,这位写信的苏马罗科夫,是不是俄国那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不过,信的内容只是希望可以得到一张《梁祝》的CD。
这个要求不高。
宋运涛直接给陆湘儿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情况。
陆湘儿便答应会按照地址,寄一张《梁祝》的CD过去。
答应之后,陆湘儿提了一个要求,想看看那封信。
这个要求不过分,宋运涛便让人扫描的这封信,发给了陆湘儿。
陆湘儿拿到信之后,高兴的跑回家,搂着方醒的脖子转来转去:“你猜谁给我写信了。”
“谁啊?”方醒一脸狐疑。
“苏马罗科夫。”陆湘儿将手机举到方醒面前,展示道:“你看。”
这封信的抬头是写给华夏艺术团的,但本质上来说,就是写给陆湘儿的。
只是因为苏马罗科夫并没有陆湘儿的通信地址,只能把信寄给了华夏艺术团的通信地址。
“好像还真是,确定不是同名同姓吗?”方醒问道。
“应该不可能,他们的人名那么长。你快点,帮我寄一张CD过去,寄加急的吧。”陆湘儿说道。
不管写信的是不是那位著名的苏马罗科夫,千里迢迢寄信只为一张《梁祝》CD,就算是普通人,这份喜爱也值得一张CD。
“好,我这就安排人寄一张CD过去。”方醒答应下来,也不等第二天了,发信信息让执行经纪去办。
……
这件小插曲,在国内只有看到信的人知道,并没有在网上传播。
在莫斯科,关于苏马罗科夫写信讨要协奏曲CD的事,倒是在音乐圈传开了,成了很多音乐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自从知道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也喜欢《梁祝》之后,陆湘儿练琴的时候更比以往更自信了。
在练琴中,时间渐渐进入五月。
到了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举办的月份。
五一长假,陆湘儿没有时间出去玩,都留在家里练琴。
长假结束后,方醒便安排了行程,提前三天陪陆湘儿一起飞莫斯科。
方醒提前让经纪团队在莫斯科租了一间训练室。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