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书生意气(1 / 2)

加入书签

长安的菊花也开了,虽不如汴梁人那般热爱摆得到处都是,若有若无的清香也足够驱逐人群的浊气。

袁成复牵着马独自在街道走着,这么好的地方,上次逛,少说有十年了。前年和朱华回甘州,本打算好好游览,有了意外之喜也不敢耽搁,于是匆匆经过。

跨过一条渠道,河面不算宽,也能容两三条船并排来往,水也算干净,毕竟有人盖着草帽钓鱼。

桥下做小生意的夫妻边吆喝边打着饼子,水岸靠着艘船,等自己的十个饼子全做好。女人见袁成复驻足观望,笑着说:“客官,刚进城吧,这儿有板凳,您先坐,想吃热乎的,得等会儿。或者您想喝点儿汤,看那个黄边绿旗子,他家羊肉汤不错。”

那就要个饼配汤吃呗。袁成复笑着放下枚铜板,问这水渠何时修成的,原先应该没有这么宽。

“那您可是来得早了。十几年前确实就是个小水沟,常下雨了还好,水若蒸干了,剩下臭泥可叫人没法过呢。后来趁着一年天旱,泥给晒干了,府里组织人把淤泥都清了,河道也拓宽了,又把城外的废道给修出来跟活水连上,这条水渠才真正派上用场。修好了得有五六年了,今年城东又挖了一条呢,我看早晚要修回以前的样子,要不怎么迁都呢。”

“以前啥样子你知道?不是这些年安定了,天天换人,那大雁塔再结实也得塌喽。”丈夫从炉膛里夹出两个烤好的饼子来,笑着让妻子少说两句,“少听别人瞎说,迁不迁,跟咱啥关系,你还想有啥达官贵人吃咱的饼嘞?”

“那咋了,到时也弄个牌匾挂挂,老字号不都是这样来的。”

一齐笑过,袁成复又问最近城里可有什么新鲜事。女人说大慈恩寺来了高僧讲学,吸引许多文人学者去辩经,终南山来的隐士也不少,七八天过去,论说的也早已不局限于佛学。不过除了真才实学之人,老百姓看过最初的热闹,后面再去的就不多。

吃过午饭,请店家指了家安静的客栈,袁成复休息一时,便晃去了大慈恩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