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那干嘛呢(2 / 2)
-仲康四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路史后纪》),卒于仲康十八年(辛未,前2030年),终年六十岁。王号仲康,尊号后仲康,谥号帝仲康。他死后葬于安邑附近。
夏朝仲康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如下:
1.政治方面:
-权力受制:太康失国后,仲康虽被立为夏朝君主,但实际上是有穷国国君后羿所立的傀儡,权力受到后羿的极大制约。后羿掌控着夏朝的部分实际权力,仲康在政治决策上缺乏自主性,国家的重要事务往往受到后羿的干预和影响。
-内部矛盾与权力斗争:在夏朝内部,不同势力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权力斗争。启的儿子们之间对于王位的争夺在太康时期就已经存在,这种内部的不稳定性延续到了仲康时期。并且,一些大臣和贵族可能也对仲康的统治地位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这使得夏朝内部的政治局势较为复杂。
-政治举措:
-加强军事建设:有穷国的入侵让仲康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他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夏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试图增强自身的实力来对抗外部威胁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整肃天文历法官员:仲康五年,发生日全食现象,当时有人上奏称主管天文的羲氏与主管历法的和氏终日沉湎于酒,玩忽职守,致使废时乱日。仲康闻奏大怒,命胤侯领兵去逮捕他们,虽然后来发现两人并未喝酒误事,但仲康仍将他们治了罪。这一事件反映出仲康对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视,以及想要通过整顿官员来加强统治的意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