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1 / 1)
('
“柳渊,萧衍之他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
“所以你既作为他的妻子,更是他在这世上最后,唯一的亲近之人,一定要把他照看好,让他也明白生命诚可贵,知道这世间还是有很多美好的,明白吗?”
第118章
天下无边界,就如上苍无边际,一眼望不到头。
江水涛涛,船只任游,可终究会有彼岸,有那苍山之景,雪山之巅。
雄鹰展翅,天上遨游,可终究飞不到尽头,落脚之处也只是冰山一角,看不尽天下其景,也飞不过上天的尽头。
所以这天下才会分为朝堂和江湖。
困于一座城,甘愿折断双翅,称霸一方,享受安居乐业的就是皇朝。
这里面的人只想着趁年轻肆意潇洒快活,老有所依,死了也有一方安宁,便此生足矣,无悔亦无怨。
可在那江湖之中,谁人都可以是上天翱翔的展翅雄鹰,只要你想,不看身世,也不看身家,你都只会是一位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江湖人士。
向往醉酒高歌,想要斩断儿女情长,崇尚刀光剑影,酷爱刀口舔血的。
这些种种让困于一座城的人感到害怕,和抵制的,恰恰就是他们甘愿放弃的自由。
遥想当年,鬼医刚到萧王府时也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
虽然是到了三十有五的年纪,须发皆白,但好在身子骨还算硬朗,再怎么说也是一只展翅的老雄鹰。
但自从与萧衍之相识,他骨子里那份想回归自然的心却又开始动摇了。
老王爷还在时的萧衍之虽然冷漠,但却还有一颗跳动火热的心。
他会因为看到街上乞食的穷人而心生怜悯,让人在城外支起帐篷,搭口锅,以琳琅军的名义为那些吃不上一顿饱饭的穷人施以援手。
也会因为看到死在战场上,没有找到尸体的人的木牌而黯然神伤。
本就是不信佛的人,却也会昧着良心,去灵觉寺虔心跪拜,就为了让那里的大师能为那些死在边境上的将士们做一场法事,好让他们能安心远走。
六岁之前的萧衍之又不是真的冷血无情,他只是不善于表达,喜欢把心事都藏在心里,喜欢做好事不留名。
鬼医看在眼里,却也记在心里。
后来的某一天,鬼医还记得当时天气晴朗,老王爷也刚刚从早朝回来。
身穿一身玄衣,还不到他腰间的萧衍之突然拦住了他父亲,然后仰头看着他,无比郑重的说道。
“我要去闯荡江湖!”
还充满了稚嫩的幼小声音刚刚说完,‘扑通’一声就被老王爷直接踹到了一边。
然后老王爷那雄厚,还带着暴怒的声音就又响了起来。
“你个混小子,平日里与那魏呈延花天酒地的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想跟我出城?”
“老子告诉你,这事没商量,不可能!”
......
当时萧王府在皇城的地位已经直逼天子,皇帝忌惮,于是开始联合朝中的各个群臣在暗地里打压。
虽然魏府,寇府,还有朝中的清流都站在萧王府身后,可真要是到了占位的时候,萧王府身后除了魏府和寇府就再也没有人了。
清流之所以是清流,就因为他们只对事不对人。
而当时的萧衍之还年少,老王爷也不想让他过早的参与到皇室争斗中,所以虽然不想让他离开自己,但又赖不过萧衍之的再三坚持,最终还是同意了他去闯荡江湖。
这一走就是两年。
后来就是边境告急,皇帝不顾群臣反对,执意要让老王爷带兵出征。
当时,老王爷已至暮年,按常理来讲,不论出兵的是何人,哪怕就是一位普通人,那也不该是他。
但在朝堂之上,天子之命不敢不从。
所以老王爷也只能拖着那垂垂老矣的身姿接下了那道出征的圣旨。
后来,就在老王爷接下圣旨的三天后,萧衍之也回城了。
“那皇帝是疯了吗?你如今这般年纪上战场就是死,他难道会不知道?”
这是萧衍之回府,对老王爷说的第一句话。
鬼医当时就在身侧,听到萧衍之这放肆的一言也心生震撼,心想这真是刚满六岁的孩童能说出来的话吗?
但就算有此心性,眼界,不愧是老王爷独子的萧衍之还是没能逃过家法的伺候。
“萧衍之,如今这城中局势不明,你可知你刚才的那番话若是传到了那人耳边,我们萧王府可能就会因为你引来杀身之祸,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地步!”
当时老王爷苦口婆心,靠在太师椅上,想用一百五十鞭来挫挫萧衍之的傲气,想让他知道这朝堂与他向往的江湖始终是不一样的。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