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1)

加入书签

('

所以今天您就图一个乐吧。

不过按照规矩来说,咱们先开始这个定场诗!”

上来废话几句。

再等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后,齐云成才字正腔圆地往外丢词。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

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

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

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

啪!

气口稍微一断,齐云成醒目拍下,同时再次开口。

“我也没辙!!!”

“好——”

呱唧呱唧呱唧!

再一次。

剧场当中给了浓烈的掌声,并且一个个别提多开心了,甚至还有人使劲在那喊。

但是给演员的感觉,那就是假的不行了。

因为他才第一次说评书,哪来那么多喊的,不过也清楚是各位故意的捧,所以情绪一直都很高,并且也很热闹。

只是他这热闹着。

后台那也不闲着,因为来人了。

也不是别人,正是郭得刚、高风以及老爷子金闻声几位,甚至栾芸萍也跟在旁边。

至于栾芸萍为什么在,主要是他通风报信,不然怎么知道齐云成上台时间。

而等他们集体到了后台。

后台的其他人都吓了一跳,先不说师父和高老板,就老爷子他们真是见不到的。

因为他一般只在天精。

而且今年八十岁了,1930年生人。

活了快一个世纪的老人。

所以真是难得见到的一位高龄先生,但是先生的身体除了干瘦之外,还是十分的硬朗。

这大冷天过来。

全身上下一件灰色羽绒服,保暖衣以及一条绒裤就完了。

除此之外再没加什么,主要是他不喜欢,因为他现在这岁数也是有一些演出的。

那样不方便。

这一到,且过去侧幕。

金闻声便坐在郭得刚端的一把太师上,同时接着一杯高风递来的热茶,主要是让他暖暖身体。

刚才书馆坐了一会儿,然后路上有点风,挺寒的。

但是金闻声接过后,却用地道的天精话问一声,“介嘛玩意?”

“白茶!准备给您预备的,味道挺好。”

一瞧见这,老爷子还回去了,“我干嘛喝这玩意,有高碎吗?给我冲一点就得。”

“那我去冲吧!”站在紧后面的栾芸萍小小的搭了一句话,然后矮着身子接过杯子下去了。

至于这个高碎,他们后台是有预备的,因为的确是有人爱喝,而这就是茶叶剩下的渣和沫,可以说是非常的便宜了。

以前喝它的人都是图这个。

但是年代不一样了,爱喝的人越来越多,几乎能卖断货。

他们能买到就算是不容易。

而就在栾芸萍下去的时候,金闻声把目光给向了舞台的齐云成,并且好好的看,到底德芸弟子他可认不过来太多,于是问一声。

“就是这孩子?”

“对!叫做齐云成!”

“是吗?这孩子,看着和我年轻时候很像啊,挺俊的!!”

“诶,是!!”

对于先生这样的话风,郭得刚都习惯了,只能陪在身边笑,然后抬头也把目光打过去。

这孩子的评书今天还真不知道怎么样。

但是他那舞台经验,站在那应该就是不错的,估计只要没意识到老爷子在这,就应该不会有什么过多心理压力。

对于这,其实他郭得刚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当初他在体制演出,台下侯耀闻先生看着,他表演起来的时候也紧张啊。

所以这么不告诉出来,就是为孩子操了一下心思。

而此刻舞台上。

齐云成还真什么动静都不知道。

说完定场诗后,双手扶在桌子上开口。

“为了今天这一场评书,其实我也准备得挺多,甚至直接推掉了好千万的演出过来。

所以挺不容易。”

“噫~~”

听到这,下面坐着的观众,怎么可能不起哄。

能相信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齐云成却毫不在意的笑着,“应该的呗!我也知道你们一定能给我补回来这钱。

待会儿散场了,记得积极配合一下,咱们也算是多交一下朋友了。

不过散场时候再说吧,你们好不容易买的票。

咱们多说一下书。”

“那么说起今天这个评书,可能就有人问了,你这说的到底是评书,还是单口相声啊。”

“这事情放在现在来说,是真不好解释。怎么呢?其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两者好多地方都相似。”

“首先说!”

齐云成抬起手比划一个一,“都是一个人表演,而且都是讲故事。有包袱、有情节、有笑、有评论。

怎么区别呢。

我个人认为是看人。

比如说我师父郭得刚,相声说的多,只要他一个人说,哪怕说评书,您听着也以为是单口。

而那些评书大家,如果他们随意的说一个单口,您也会认为是评书。

所以真不好区分,并且也都挺难。

这跟对口相声不一样,旁边还能站一个搭档。

我一个人了,我不能说我自己啊。”

到这,齐云成一扭脸,开始了平时说相声的状态,然后开口。

“嘿,齐云成,你师父是小黑胖子。然后我还得回骂一句,去你的,你师父才是小黑胖子呢。”

哈哈哈哈!

一瞬间。

下面的观众全部因为这一段话,快笑不活了。

反正横竖都是骂自己师父。

而听到这,郭得刚站在侧幕那是真没什么话说,这孩子评书是才刚开始学吧,但是这东西还有舞台感那真不是才学的。

而金闻声老爷子坐在椅子上也乐了,郭得刚的黑和胖,他当师父的怎么可能不了解呢。

不过在笑声后,齐云成清了清嗓子,“不闹了,不闹了!咱们开始正书济公传!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济公这个人。

其实是有的!

1209年圆寂,到今年一共有八百多年。

这个人活到六十一岁,当然啦,跟您看的神话故事不一样!

是有这么一个和尚放荡不羁,但是那什么鞋儿破帽儿破那是大伙儿编造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群中美好的愿望浓缩了一下,放在这个人身上。

然后才有了济公传。”

第131章 虽然黑点,胖点,但不要紧的!

“因为历史上真有济公这个人,咱们得好好的介绍一下。

哪的人呢,浙茳台州府!具体的话,是在天台县永宁村里边!!”

“而这个永宁村在北门外,然后那里住着一家人人家。”

齐云成站在桌子后故意断了一下气口,因为说书是得有抑扬顿挫感。

真赶着说,演员说不明白,观众也听不明白。

半秒后才扶着桌子继续开口。

“这一家两口人,老爷呢,叫李茂春,做过官,娶妻王氏!

两口子挺好,心善,问题是年过四十了,还没孩子。”

“那个年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没孩子,的确是个事,总发愁。

所以王氏夫人,吃斋念佛,没事就去各个庙念经烧香拜佛!”

“这天呢,当地有一个国清寺,两口子又去了。”

齐云成直起身子,打足精神后,往前方微微一扫看的模样,“十八罗汉堂!

这十八尊罗汉,气宇轩昂的摆列在周围。

而这烧香磕头,有一尊降龙罗汉啪嚓就掉下来了。”

忽然一下,齐云成跳出说故事的口语,然后改成自己的,“这下两口子都傻了,您想这正磕头,忽然一下佛像下来了,能不吓着吗?”

“但这时候庙里的老方丈乐了,道了一句恭喜!!

怎么呢?说你们今天磕头磕得太对了,回去必生贵子!”

“您还别说,回去没多久,夫人就有孕了,民间传说这一天,是降龙罗汉降世临凡!!!”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