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难民(1 / 2)
国土越大,子民越多,面临的问题也就更加复杂。有时候,会令人非常头痛。比如黄河水患,就是黄立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黄河夺淮入海,也就是第四次大改道,发生在明昌五年(1194年)。
此次剧变使得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
黄河长达六百多年的侵淮,更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从元至明,治黄策略基本相似。为了维持大运河的漕运,都尽力避免黄河向北溃决。
虽然中兴之后的大明,可能不会太过在意运河,而改为海路运粮。可按照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想要治理黄河水患,却是极为困难。
在后世,黄河依然不时肆虐,何况是几百年前。反正,黄立是没有多大的信心,这是很少见的事情。
鞑虏易灭,黄河难治。所谓的人定胜天,在黄立看来,实在是有些扯淡。
但难治还不能不治,且治河的费用还将是天文数字。想到此处,黄立就不由得苦笑挠头。
当然,他也大概看出了黄河水患频仍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落后的封建帝王思想,把保“运河”放在第一位,似乎运河畅通,便万事大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