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语焉不详(2 / 2)

加入书签

了心恐这婴孩带有隐疾,不敢送养他人,于是带回寺中,禀告了正业堂住持觉见禅师。觉见只说:“既有因缘,那便收了吧。取名了吗?”

了心道:“他生带灾厄,许是因果,既不知其名,便叫不详。”

初时,了心替明不详在佛都找了户人家哺乳。明不详饿了也不哭闹,乳母觉得惊奇,掐了几下,他稍稍挣扎便不动,乳母用稻草搔他眼角,流出泪来,却无号声,乳母这才哺乳。了心来看时,乳母说这孩子怕是痴了,养大无用,了心只是给了银两嘱咐好生照顾。

昆仑共议后,取代旧皇朝的是九个大门派,统称“九大家”。九大家分治天下,其中一条决议便是“妄自称帝,天下共击”,此后世间再无皇帝,也无官府。九大家定立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又各自统辖许多中小门派,这些门派各自管辖地方,既取代了旧朝官府衙门的监督,又有地方乡绅对当地风俗的了解与影响力,仿佛回到了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九大家俨然就是九个诸侯,率领底下更多的小诸侯,共同维持着关内的秩序。

了心是少林的“监僧”。少林规制,辖内各处门派寺院都驻扎办事僧人,监僧的职责便是监察辖内所有违律情事,擒抓犯人。了心既为监僧,时常需要出远门巡查,明不详刚断奶,了心出门时便将他交由邻僧了虚照顾。

头两年,无论了心怎样教,明不详始终一语不发,了心一度怀疑他是个哑子,也怀疑奶母说的,明不详确实是个痴儿。

第四年,某日,了心早课持诵,念到《金刚经无得无说分第七》,歇了口气,正要再念,一旁听着的明不详突然开口,接着念道:“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

就这样,明不详默完了整段经文,瞪着大眼看着了心,似乎在等待了心反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