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计算器取代算盘!(1 / 2)
在那个年代,易中海他们虽然曾动过搬走的念头,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
再者说,那时候的房子并不像后世那样可以随意买卖,都是固定的资源,甚至连自由买卖的权利都未必能得到保障。
于是,尽管在赵博远的眼皮子底下过得战战兢兢,他们也只能无奈地继续讨生活。
与此同时,赵博远的光刻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我们国家很晚才接触和了解光刻机技术,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按照历史轨迹,我国早在1971年就已经能够自主制造出第一台微米级光刻技术的光刻机。
然而,后来光刻机的发展却被遏制住了。
原因就在于美国后来认识到了光刻机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大规模地向我们出口光刻机,以低价策略削弱了我们的光刻机产业。
面对国外先进的光刻机技术,且价格低廉,国内的光刻机制造显得成本高、技术落后,渐渐地,大家选择了直接购买国外的光刻机。
随着国外光刻机的大规模进口,我们的光刻机产业逐渐萎缩,甚至濒临灭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