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仁义道德?吃人!(2 / 2)
李景隆点点头,做出回应,“齐阁老,李某认为国家危难就在眼前,若还如之前那般让平庸之辈掌权,那咱们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安心等朱棣打过来完成改天换日即可。”
三人同时一惊,黄子澄作为帝师,方孝孺作为文坛最闪亮的新星,竟被李景隆称为平庸之辈?
李景隆继续解释道,“李某说话难听,不喜欢藏着掖着,黄子澄二人若只教书育人做做文章,自然称得上个中翘楚,但论起处理政事、国事,他二人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赵括、马谡!”
“齐大人,你应该深有体会,当初削藩陛下若听你的先除燕,那天下早就太平了,可陛下却听了黄子澄的策略学习宋匡义的先易后难,给了朱棣厉兵秣马的时间,”
“建文元年,朱棣三个儿子进京,陛下若听你劝诫留其为质,朱棣无论如何都不敢举兵,但陛下被黄子澄与方孝孺二人蛊惑,他们狗屁不懂只知遵守所谓的仁义道德,放虎归山,导致朱棣再无顾虑揭竿而起,打的朝廷节节败退,才有了如今这个局面。”
听到这里徐辉祖和夏元吉二人面色古怪的看着滔滔不绝的李景隆,被打的节节败退还不是因为你是主帅,
唯有齐泰脸色铁青,他不清楚李景隆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因为当初削藩纳谏时只有朱允炆与他们三人,但李景隆说的没错,将大明带进沟里的确实是这两个腐儒。
只见齐泰点头表示认同,“黄子澄、方孝孺也是被名声所累,他二人对大事缺乏合理的判断,只会一味的效仿前人,尊崇史书中的仁义道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