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交换(2 / 2)

加入书签

话说这一门源自天竺的脉轮修行之术,其实和中原武学中修炼内力的方式大差不差。简单来说,就是让修行者以打坐冥想的方式感知天地之间蕴含的能量,然后通过每一次的呼吸将这些能量引入自身灵体,继而在意念的控制之下流转于左、中、右三脉,最后贮藏于七处轮穴之中。

而这七处轮穴由于所在的位置不同、对应的功能不同,所以将贮藏的能量转化为灵体对应的特性也不相同。修行者既可以七轮同修,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专修几轮甚至一轮。

比如要想要提升自身灵体的领悟力和创造力,便可以将能量引入【腹轮】贮藏;又比如想要追求身体的强壮和健康,则需要将灵体内的能量尽可能多地贮藏于【喉轮】之中。

不仅如此,贮藏于七处轮穴中的这些能量并非只进不出、固守不变,而是可以灵活调用。只要修行者需要,随时都能通过左、中、右三条气脉将能量从一处轮穴转移至另一处轮穴贮藏,从而改变自身灵体的特性。

然而当阿布哈桑传授完【三脉七轮】的修行法门后,小余和小美按照这一方法静坐冥想,却始终感受不到周围有能量的存在,更别说是将能量引入自己的体内贮藏。

对此阿布哈桑只是解释说道:“脉轮的修行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要靠毕生的日积月累,当中绝无任何捷径可走。倘若你们有足够的悟性,而且能够持之以恒,依照此法日夜勤修苦练,最快也要三五年后,才能逐渐感知到宇宙中所蕴含的能量。此后继续修行,十年二十年方可有所小成。终生修行,终生受用无穷。”

听到这一解释,小余便不再纠结于一时的速成,只是在心中归纳整理关于【三脉七轮】的所有内容,找出其中的疑问,由阿布哈桑一一来做解答。

一直到小余再也没有问题的时候,但见破庙外日光刺眼,分明已是正午时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