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闾山一脉,林海恩的乩童命(1 / 1)

加入书签

天下鬼神皆敬仰,唯有闾山做主张!

闾山派。

是源於闽地的一个原始教统,不断吸收与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道丶灵宝派诸派的宗教形式,最终形成了当今的闾山派。

以许旌阳—许逊真君为法主,同时供奉着临水三夫人丶张觅娘等诸神,内部更分为红头法师和黑头法师。

闾山之法包含万千,为道法,巫法集齐大成者。

上可感九天,下可动九幽,有雷法之刚猛,亦有心法之柔韧。

面对恶鬼凶妖,往往只杀而不度。

其法术之狠辣程度,远非其他道门可比拟。

但闾山派少有宗门传承,因此声名不显,大成者往往皆入世散居,亦或者驻扎一山之观,招收门徒更是苛刻。

......

听到宁法师的话语。

站在旁边的莫三姑,立刻想起曾经父亲无意间说过的一句话。

说是:他从自家父亲莫九霄手中所学的道法,还不足正统闾山法师的两成,可这却便可灭怨杀鬼,怎敢妄论真正闾山法师之威能。

这一刻。

莫三姑彻底确定了。

眼前这位只穿着长袖单衣,头发末端有些银白的宁法师,绝对是那种道行极深的大人物。

而且现在还有黄太爷作保,也不会有招摇撞骗之嫌。

根本没有丝毫迟疑,莫三姑立刻朝着林母,颇为焦急催促道。

“哎呦,十五,快带小海恩拜师啊。”

“宁法师真有天大的道行,是我们闽地闾山派中的大人物。”

“当初我爹不过从我爷爷手中学了几手,就能护住我们十里八乡,解决一件件的诡事。”

“小海恩要是跟宁法师学本事的话,今後指定是能安安稳稳。”

莫三姑的催促,让林母略微愣了下。

但农村妇女特有的小聪明,却是让林母立刻反应过来,拉着林海恩就要跪下,更是颤声激动道。

“快,海恩,快跪下来喊师父。”

林母不懂太多,更不懂道门中的闾山派。

但她信莫三姑和黄太爷,更明白只要宁法师收了林海恩当徒弟,那今後就不用再怕那些脏东西,更能安安稳稳的长大了。

就在林海恩即将跪下时。

宁法师直接伸出脚,立起顶住林海恩的膝盖,抬起手冷声阻止道。

“虽然我闾山派不太讲究道门礼规,只讲缘法。”

“但尚未拜过祖师,也未曾见过门中神明,更未双手奉茶入门,岂能不合礼数的直接喊师父。”

林母眼看着自家孙子被宁法师顶住,跪不下去,顿时就着急了。

更没有多想。

直接自己朝着宁法师跪去,更是恳求的哭诉道。

“宁法师,您就收了他吧。”

“我这小孙子乖巧的很,肯定不会给您惹事的啊。”

“您说他命好,是天赐的命格,可在我们这种普通村里百姓看来,这可不是命好,而是命苦啊。”

“我这六年来,真的天天担心,担心他能不能长大成人啊。”

看到林母跪下。

宁法师立刻迅速站起,更是跨出一步,避开这个方向,皱眉道。

“你身上阴德厚重如海,这一跪我受不起。”

“你也莫要知会错意,我如果不想收你孙子为徒,又岂会平白浪费时间来此处?”

“况且,你可曾想过,一旦跟了我,你家孙子便需一同到山中观宇苦修,短则十年,长则数十年回不了家。”

“今年他才六岁,尚且童稚,你可舍得他跟我吃苦?”

此话一出。

林母不由得愣住了,更是看着身旁的林海恩,满眼皆是凄苦不舍。

“莫小丫头,快快把她扶起。”宁法师朝着莫三姑抬头示意,更是有些感慨的继续道。

“你身上阴德之厚重,我此生也没见过几人能有。”

“除了海中妈祖,天上正神,世间可无人能承受你这一跪。”

莫三姑连忙将林母扶起。

宁法师看向乖巧抓着林母衣角的林海恩,暗暗叹了口气道。

“收徒之事,暂且先放一边。”

“这样,你们跟我说下,昨晚这娃子身上又出了什麽诡事?”

看到林母似乎还在想着什麽事。

莫三姑也是主动讲述起,昨天林海恩看到郑同庆执念的事情。

......

数分钟过去。

听完莫三姑讲述的宁法师,略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随即伸手道。

“把那七彩贝壳取出给我看一眼。”

由於宁法师和黄太爷都在场。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林母也不担心有不长眼的恶鬼前来,直接取下挂在林海恩脖子数年的那个七彩贝壳吊坠。

宁法师接过七彩贝壳吊坠。

右手双指并拢成笔,在七彩贝壳表面凌空画了几笔。

下一秒。

吊坠顿时放出璀璨的七彩光芒,照耀在人身上更是暖洋洋的。

简单的看过後。

宁法师把七彩贝壳吊坠递还给林母,有些感慨的解释道。

“还真是妈祖娘娘的福佑。”

“起初听到堂兄说起这娃子被天后妈祖看了一眼,我还有些不信,觉得会不会是其他神明的庇佑。”

“但看到你身上的阴德浑厚无比,倒感觉也是情有可原了,妈祖娘娘也看不得你孙子出事啊。”

“不过,人有人道,神明护的了一时,难护一世。”

“我刚刚看了眼这个法器,内里的法力正在逐渐衰退,半纪过後便会成为凡物。”

“但无需太担心,即便这贝壳里的法力只剩一丝,那也是天后妈祖的庇佑,恶鬼不敢靠近半分。”

“昨天看到的执念,关键还是有恩於你孙子,更无凶意,所以才能出现在你孙子面前。”

宁法师和黄太爷自然没有亲戚关系,但由於两人熟识,自然也用个堂兄来称呼。

而听到宁法师的话语,林母立刻便继续追问道。

“宁法师。”

“您说的半纪...这半纪是多久?”

“一纪十二年。”宁法师给了个确切的回答,颇为郑重的解释道。

“一纪通常以人生辰八字来分,从你孙子出生到他十二岁生日,完整度过十二个生肖年,这便是一纪。”

“在这一纪内的祸福得失皆有定数,寻常难以更改。”

“妈祖娘娘能护你孙子完整一纪,这已是天大的福荫了,後面不再护佑倒也正常。”

可林母却并没有半点放松,反而是更为焦急道。

“一纪是十二年?”

“那岂不是等他十二岁之後,那些东西又会来讨我孙子的命了吗?”

“宁法师,我想好了,你就收他为徒吧,让他跟你学点......”

还不等林母说完。

宁法师便抬手打断话语,看着林海恩颇为郑重道。

“半纪之後,另有缘法。”

“入我闾山派这是一条路,而你孙子也还有其他的一条路。”

“我刚刚大致的算了一手,瞧见你这孙子在这一纪内也有乩童命,但不知何时会起乩。”

“乩童命?那岂不是和黄太爷一样了?”莫三姑明显是有些吃惊,适时的插了一句话。

宁法师先是点了点头,而後又摇了摇头道。

“是,亦不是。”

“具体会来的鬼神是哪一位,目前我还说不准。”

“但这娃子的命格特殊,若是起乩的话,只会比堂兄更为厉害,获得更多的法力。”

“这有好,也有坏。”

“好处是能做到更多的事情,但坏处就是...极有可能伤及本源,即便命格再特殊,凡人魂魄又怎麽容纳鬼神之威。”

说到这里。

宁法师在口袋里掏了掏,拿出一张折好的黄符递给林母,道。

“这张是我开光过的安神符。”

“到时你家孙子若因首次起乩,魂魄离位,四肢冰寒,就点燃这张符籙在他头顶画三圈。”

递出符籙后。

宁法师又看了林海恩一眼,难掩眸中喜爱的感慨道。

“这是天生的修我闾山道统苗子啊。”

“出世便命格特殊,更有僮身加持,倘若修习闾山法门,一日便可胜他人十日。”

感慨两句。

宁法师又看向苍老的黄太爷,微微叹了口气道。

“堂兄,你往後自己保重身体。”

“虽然三年後的那劫难过,但这期间另有缘法也说不准。”

“我的事情办完了,也该走了。”

说完。

宁法师便是起身准备离开老屋。

而还在理解先前那番话的林母,此时顿时有些慌了,焦急道。

“宁法师。”

“我这心还是不安稳,不安稳啊。”

“您就收了这娃子吧,您有大本事,他能当你徒弟,我们全家人也都能放心啊。”

宁法师并没有因这话而停留,只是在身影消散前,留下了一句话。

“这一纪,我和他没有师徒缘分。”

“等六年後的冬至那天,我会亲自去你家一趟......”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