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北斗发展(2 / 2)

加入书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刘烨风,在认真听周瑜的讲述时,心中对这位天才青年的评价,一直都在提升。

别人并不清楚,但他清晰的知道,现在以自己团队的北斗技术为基础,北斗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五大有鲜明特征的分布区域。

以京兆市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依托大夏联邦官方卫星部、航天部、卫星研究院汇聚的优势,形成以引进技术设备、重大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是核心中的核心,无人能够辩驳。

然后就是以蓉城市为主的川渝陕地区,主要依托所在地航天、航空部门的技术、设备、人才等优势,发展以卫星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

刚开始的规划是这样,但是当大夏新科与自己团队合作,就以资金、市场等优势,发展出了以芯片、天线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并且依托测人才和技术工程师研发能力的优势,形成以高精度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虽然出现了国腾电子、夏力创通、北斗星通、合众思壮、海格通信、超图软件、四维图新……等多家依靠北斗技术成功上市的企业。

但是在真正的应用市场领域,大夏新科是独一无二的最大影响因素。

9省市近10万辆运输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大夏联邦近5万条中远海渔船和执法护渔公务船安装北斗终端,这种数据的确很重要,但是在大夏新科这里的安装运用数据一比较,却又并不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