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火中莲】 第一三一章 帷幕徐徐拉开(中)(2 / 2)
“此时两国联军兵临城下,两家谁也不肯相让,也只能如此权宜。然后便开始携手退敌,那种在自己地盘上打的仗,损失极大。等到解了中都之围、又逼退两国联军。我大秦世家也几乎精锐尽失。而在此次抵御外辱中,文庄太后先是杖杀了欲弃城出逃的一百名士族贵戚,稳定了军心民心。然后在守城的几个月里,亲自带领着几万妇女救治伤患、送水送饭,为原本民心尽丧的大秦皇室挽回了不少人气。”
秦雷这才有些明白,为什么老二他们如此畏惧看上去和蔼可亲的文庄皇太后。随着沈老爷子缓缓讲讲,那段危机四伏的峥嵘岁月,在秦雷心中越来越清晰起来……
在这次决定国运的战役中,因为文庄太后表现出来的睿智果敢、宽容仁慈,甚至是狠辣坚决,一些担忧战后国家陷入分裂、从而影响既得利益的门阀,纷纷加入皇家的营阵,而当时,皇甫东进、李浑南下,中都城内没有人能镇得住场面。等到三国罢兵,两人回转中都时,在文庄太后这面大旗下,已经聚集了足以抗衡两方的力量。
而且经过此次亡国之危,大秦上下对内战深恶痛绝,此时谁若是挑起纷争,必然沦为千夫所指,永世不得翻身。皇甫家与李家也只得暂时休养生息,等待时机。
之后乃是李家与皇甫家对峙的十年。这十年里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因拥立之功,位居左相的文彦博,他用文庄太后那套‘二妇之间难为姑’的理论,统合了首鼠两端的文官系统,真正成为说一不二的百官座师。
而即位之后的昭武帝一直表现平庸、甚至可以说是昏庸。没有沦为傀儡,全靠文庄皇太后在战争中攒下的威望,以及那些不希望两家上位的门阀的鼎力支持。
当时有个说法,文庄太后驾鹤西游之日,便是大秦改朝换代之时。是以争斗中的两方都没有把正统皇室看在眼里,认为在双方决出雌雄后,自然能仿效曹魏代西汉之事,问鼎成功。
在这十年间,恢复国力,复仇齐楚乃是主题,就连‘大秦第一聪明人’文丞相也认为势均力敌的两方不会轻易动手,这种均势应该会长期持续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