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乡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立(2 / 2)

加入书签

技术专家王工程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初步方案:“我们计划在村里的各个能源生产点和消耗点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同时,我们还将开发一套智能管理软件,实现能源的自动化调配和优化。”

会议结束后,建立乡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李浩带领着村民们在村里的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场、沼气池等能源生产点忙碌地安装着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梁艳霞则与技术人员一起,在村委会搭建起了中央控制系统和数据中心,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由于清山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网络信号不稳定,数据传输时常出现中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浩和技术人员们爬上了村后的山顶,安装了信号增强设备,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顺畅。

同时,部分村民对新系统的接受程度较低,担心安装这些设备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梁艳霞便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系统的原理和好处,消除了他们的疑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乡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终于初步建成。当系统的显示屏上第一次呈现出清山村的能源生产和消耗数据时,大家都兴奋不已。

“看,这是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今天阳光不错,发电效率很高。”李浩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道。

“这边是风力发电场的,风速对发电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梁艳霞补充道。

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他们发现村里的能源消耗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有些村民在白天使用大功率电器,而此时太阳能发电充足,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晚上太阳能发电停止,而村民们的能源需求依然很大,导致需要启动备用的燃油发电机,增加了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