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发展(1 / 2)

加入书签

在那个阳光温柔洒照的日子里,梁艳霞和李浩手牵着手,站在村庄的小山坡上。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们的衣角和发丝。梁艳霞微微仰起头,看着身旁的李浩,眼神中充满了爱意与坚定。李浩回望着她,两人相视而笑,那笑容里饱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他们脚下的村庄,是他们深爱着的家乡。这片土地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承载着他们的梦想。曾经,这里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土坯房错落无序地分布着,道路泥泞不堪,每逢雨季,出行便成了村民们的一大难题。田里的庄稼收成微薄,村民们辛勤劳作一年,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梁艳霞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每天要走几里山路去镇上的学校读书。那时候,她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家乡变得富裕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而李浩,作为一名从村庄走出去的军人,在部队的历练让他更加懂得责任与担当。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渴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李浩退伍回到家乡,与梁艳霞重逢的那一刻,两人的目光交汇,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改变家乡的面貌。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奋斗之路。

起初,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的匮乏是最大的问题,为了筹集启动资金,他们四处奔走,向亲戚朋友借款,甚至抵押了自家的房产。李浩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技能和纪律性,组织起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施工队,先从修缮村里的道路开始。

那段日子里,李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领着施工队的小伙子们,扛着工具,拉着材料,奋战在修路的第一线。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梁艳霞也没有闲着,她一边照顾着施工队的饮食起居,一边忙着联系农业专家,为村里的农田改造出谋划策。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村里的道路焕然一新,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取代了原来泥泞的小路。车辆可以自由进出村庄,农产品的运输不再是问题。然而,梁艳霞和李浩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深知,要想让村庄真正富裕起来,仅仅改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产业。

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他们决定利用村庄周边的山地资源,发展果林种植和养殖业。梁艳霞带着村民们开垦荒地,种上了苹果树、梨树、桃树等各种果树。李浩则搭建起了养鸡场和养猪场,引进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在果林和养殖场建设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果树的病虫害、养殖动物的疾病等问题时有发生。但梁艳霞和李浩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通过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随着果林的逐渐成熟和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村庄的经济开始有了起色。水果和禽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周边城市,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里的土坯房逐渐被砖瓦房取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