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地方小吃的诞生(中)(2 / 2)

加入书签

“可知道是什么事?”

一路上他还吃着风喊着问,黄谨一边将那沉重的木轮车踩得飞快,一面喊道,“应该是又要成立攻关调研小组了!”

果然是攻关小组,佘四明精神一振:好日子来了。通宵达旦的脑力激荡,事成之后的政审分、金钱激励,全都是佘四明喜欢的好东西,如果凑巧赶上一个给力的后勤管理,吃得好,喝得好,虽然工作辛苦,但小组攻关下来,名利双收之余,还能胖上几斤呢!

“我们在哪里攻关啊?”

“还没定!不过这一次应该不在军营。”黄谨让佘四明失望了,看来蹭军队的后勤没戏。“按我想的,不是在云县,就是在临城县。总之先去县衙再商量。”

攻关小组在买活军这里的滥觞,应该是牛痘小组,由连部长、雷医生等人组成攻关小组,成功地在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此以后,攻关小组就成为买活军解决技术难题的一种常用配置了。所有人员,现用现抽,小组办结之后,发钱发分,各回各家。

一般来说,一个攻关小组由几部分组成:分管领导,负责和技术员沟通攻关的目的,定时查看进度,催促成果;攻关技术员,干活的;后勤人员——照看技术员,让他们能够全心全意的干活。佘四明之前参加的攻关小组,后勤这块很多时候是蹭军队的——攻关小组一般要远离喧嚣,而且内容有一定的保密要求,除了医疗攻关小组,因为和疾病有关,可能会找深山老林之外,工业技术的小组经常搭建在军营附近,由他们一并负责安保,外出上也有所限制。

不过,当他们去到县衙,了解了这一次的攻关内容之后,佘四明也认为这一次的攻关小组确实不应该设计在军营附近,相反应该设计在县衙附近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