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青史(2 / 2)

加入书签

可金榜题名后,没有背景,真是朝中无人难做官,只能依附魏忠贤。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普通人,要养家,要生存,不是什么不食五谷的脱凡出尘之人。

不过,张瑞安投靠了魏忠贤,可内心也是矛盾的、痛苦的,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知道不该为魏忠贤这种人歌功颂德,写什么生祠碑文,可也不舍如今的优渥生活,去过从前的苦日子,他想要钱!要权!

如此矛盾的心理,张瑞安只能多做实事,以及救下一些人,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避免沦为外面所传的彻头彻尾的阉党走狗。

比如:帮着魏忠贤赈灾,在辽东进行军事改革,出谋划策,做些有益百姓之事;又比如,天顺三年,魏忠贤为进一步掌权,掀起大案,韩元敬等人,本拟在冬至日处决,他苦心挽回,终使天顺帝降旨停刑,才使韩元敬等人只是罢官去职。

‘我是读书人,可也是人,有老母妻儿需要供养,如果为追求所谓的风骨,不顾老母妻儿温饱生死,那又算什么?’

‘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张瑞安眼眸深邃,思绪发散地想着,在马车粼粼声中回到了府邸。

进门,管家过来:“老爷,有一封通过诏狱锦衣卫渠道的淮安来信,是方子敦方大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