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大蒙古威胁论——威胁大大的!(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呢,罗刹国虽然落后,但是它能熬。地大、物博、天冷,再加上贵族和老百姓都能吃苦,所以每次都靠打烂仗把敌人熬垮。

之前和大波波打波俄战争,一熬就是十三年十三年啊!现在可是小冰河期,这天多凉啊!十三年就是“十三个冬将军”,波兰骑士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和毛熊签了《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把第聂伯河东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地盘都让给毛熊了。

而现在,面对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和奥斯曼的藩属,右岸乌克兰的联合进攻,毛熊还是一个“熬”字诀,一边发动“奇吉林远征”,趁着右岸乌克兰的盖特曼多罗申科不备,一举夺了他的老巢奇吉林要塞,然后就依托要塞打防御战坐等“冬将军”。

一边又在左岸乌克兰南部修建绵长的伊久姆鹿砦防线,用来抵御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军队的进攻。

这个所谓的鹿砦防线,也不是什么先进玩意儿,就是先挖掘绵长壕沟(伊久姆防线加上北面防御莫斯科的图拉防线,总共挖了2000多公里),然后在壕沟一侧插入数量繁多的顶部削尖的狩猎木桩。壕沟后面则是东欧式木墙,沿线还有一连串的要塞。

虽然这个防线也没多牢靠,但架不住毛熊家的气候实在感人,春季、秋季各一个融雪和下雪的泥泞期,至于冬天.现在可是17世纪啊!零下好几十度的,去攻打冻得比石头还硬的鹿砦防线,怎么看都是送人头。

所以一年当中实在也啃不了多少天防线也就是春末到初秋这段,顶天四五个月。如果进攻一方不能成功掩盖己方的意图,将兵力集中一点达成突破,而是暴露了行踪,让毛熊的军队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动,那这条防线就难啃了——挖沟、埋桩、修木墙也没多困难,敌人一边打,毛熊可以一边修,高低熬过初秋,雨雪一下,地面一泥泞,敌人的后勤就跟不上,不撤军就得挨饿,撤军就得走泥路,如果再被毛熊的哥萨克一尾追,这可就惨了!

这个烂仗的苦头波兰人吃了十三年,而奥斯曼人在1676年奇吉林要塞下刚刚吃了第一回。如果没有蒙古来袭这回事儿,土耳其人还得吃够五年苦头,穆罕默德四世穆苏丹才会含泪放弃,转头去打没有毛熊和“冬将军”的维也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