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页(1 / 1)

加入书签

('

臣子们心有戚戚焉的点头。

真的,对比一下,他们的皇帝陛下真的好太多太多太多了。

人果然是在对比中才能知足的啊……

臣子们现在可别提多满意了。

李世民更是难以理解。

明朝的前面几个皇帝都还不错, 起码御驾亲征的结果还不错。

但是现在这个,操作他就看不懂了。

明朝前面还有个皇帝,虽然不御驾亲征, 但是人家也有自知之明不去折腾啊。

这个皇帝是怎麽回事?

他要不干脆让位, 给这个太监皇位算了。

李世民是这麽想的, 也是这麽说的。

大臣们纷纷心有戚戚焉的点头。

原本他们对李隆基违反祖训,给太监大官当是很不满的, 但是现在一看,好像也没什麽大不了了。

起码这个宦官还不错,对皇室忠心耿耿不说,还是真的有能力。

不像这个家伙。

有些东西真的是不对比还不觉得有什麽, 一对比就觉得……

也没那麽烂。

虽然他们心中也知道, 这个对比不是太合适的。

【到了八月十四日,朱祁镇抵达了土木堡。

大家可以记住这个地方, 这是明朝最屈辱的地方了。

他们到的时候时候还没到黄昏,随征衆臣建议到南面二十里的怀来城中坚守, 王振却以千余车辎重在后为由决定驻师以待。

驻营地高而无水泉,掘井二丈仍不见水,将士在饑渴状态下战斗力丧失殆尽。

当天,瓦剌骑兵自土木堡旁麻峪口攻入,虽有守将郭懋抵抗一晚上,但无济于事。

八月十五日,朱祁镇準备啓程,发现自己已陷入两万瓦剌骑兵的重重包围之中,明军无力突围,只好坐待援军。】

【同日,也先心生一计,假装撤退,并派使者到明营请和。

朱祁镇和王振喜出望外,现在这个情况,朱祁镇已经将当时想要御驾亲征时候做过的各种美梦给砸碎了。

御驾亲征哪有他想的那麽容易?

现在知道害怕了,当然是立刻同意议和了,然后派了两名通事随来使前往也先营。

也先那边当然也是做戏做全套。

王振看到瓦剌军“果真”向后撤退了,便不作分析地下令全军撤离阵地,“移营就水”。

混乱随即産生。】

【干渴难耐的士兵顾不得纪律和布阵,纷纷越出壕堑,急奔河流而去,明军大乱。

明军的动态时刻为也先所掌握,当明军刚一移动,混乱出现之时,瓦剌军立即从四面八方围攻上末。

这下,本已失去控制的明军更加慌乱,士兵东奔西突,争相逃逸,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地抵抗。

瓦剌骑兵蹂阵而入,挥动大刀,猛砍乱杀,将一个个忙于奔逃而并无抵抗的士兵斩杀。

瓦剌军边杀边呼喊:“解甲投刀者不杀!”,极大地涣散了明军士气,加之明军互相沖突、践踏,

一阵战罢,明军丢盔弃甲,尸体蔽野塞川。】

朱元璋和朱棣的呼吸都要骤停了。

这是什麽?

这他妈的都是什麽?

他们大明的士兵,为什麽会被这样糟蹋!

而且朱棣的心情更加难受。

这些人里,大部分还是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就跟着他的。

别看现在说的这个狗东西跟他这个皇帝已经多了三四代了,但实际上时间并没有过了多久。

说起来这个话有些让人难过,但实际上他的儿子和孙子命都不是很长。

儿子嘛不要紧,主要他也不是很喜欢,再加上陈曦还说了,朱高炽是死的早,不然也会是李隆基那样。

孙子他是真的喜欢,结果孙子居然也死的早。

然后留下个重孙,居然是这个模样的!

朱棣都想着要不要趁着现在朱祁镇还没生出来,趁早把朱瞻基给绝育了得了!

——作为一个武人,朱棣想事情还是很简单的。

实在不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嘛。

至于根源到自己这里这个问题,朱棣是不会考虑的。

他又不傻!

【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件好事发生了。

乱军之中,护卫将军樊忠见此惨景,压抑已久的怒火轰然爆发,

他举起铁锤直奔茫然不知所措的王振,一边猛击,—边怒吼:“我为天下人杀了你这个贼!”,当场将王振砸死。】

【干得漂亮!】嬴稷鼓掌,【这个护卫就是有点动作太慢了,早把这家伙打死不好了吗?】

陈曦摇摇头:【哪有那麽容易,毕竟还有皇帝护着呢。

而且王振死亡的这个记载还有所出入,因为按照朱祁镇自己的说法,

王振是因为自责致使明军战败,引刀自刎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