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唐中兴第一名将李光弼(2 / 2)

加入书签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和动荡,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各地纷纷起义,社会治安恶化,社会秩序几乎崩溃。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朝廷急需有能力、有经验的将领来稳定局面。

封长青、高仙芝等将领相继被冤杀,这使得唐玄宗陷入了困境。此时,唐玄宗急需寻找能够扭转战局的名将,以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子仪和李光弼横空出世,成为了唐玄宗的救命稻草。

唐玄宗果断地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负责河西战事。与此同时,他也积极寻求其他优秀的将领来负责河北、河东地区的平乱事务。郭子仪深知李光弼的才华,于是强力推荐了他。公元756年,李光弼终于被朝廷重新启用,与郭子仪一同肩负起平叛的重任。

两人并肩作战,紧密合作,共同抵御着叛军的疯狂进攻。他们凭借出色的军事智慧和无畏的勇气,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坚强后盾。在评判行动中,李光弼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能力。

在常山之战中,李光弼率领万余名各族士兵,奋勇杀敌,成功夺取了叛军占领的常山。这场战役中,他以少胜多,大败史思明率领的2万多军旗,让叛军节节败退。李光弼的英勇表现,不仅为大唐军队赢得了宝贵的胜利,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人们对战胜叛军的信心。

此战之后,常山郡几乎尽数被朝廷收复,李光弼的威名也再次传遍了大江南北。之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合兵一处,在嘉山之战中大败叛军,斩首四万余人,史思明也几乎被当场干掉,披头散发、狼狈而逃。这一战使得叛军老巢范阳与各地的联系被切断,河北各郡军民纷纷杀掉叛军守将,归顺朝廷,扭转了前期唐军被暴打的局面,使得朝廷士气大振。

原本,李光弼计划只要哥舒翰固守潼关,拖住叛军的主力,自己和郭子仪率军直捣叛军的老巢范阳,然后前后夹击,一举歼灭叛军。这些建议和策略都展现出了他的深邃眼光和卓越智慧,如果能够得以实施,安史之乱根本不可能持续八年之久。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就在李光弼等人准备实施这些策略和计划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唐玄宗李隆基却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开始对军事行动进行过度干预,强迫潼关的大军出击。结果,唐军在与叛军的战斗中遭遇惨败,通向关中的大门被彻底打开。这一事件使得李光弼等人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也让大唐王朝陷入了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