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明第一奸臣严嵩(2 / 2)

加入书签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世宗对严嵩委以重任后不久,便发现严嵩虽然在撰写青词方面才华出众,但对于国家治理和政务处理却表现得十分平庸,缺乏才能和见识。因此,世宗决定重新召回夏言,并让他的地位超越严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严嵩不得不收起自己的锐气,低头顺从,表现出极度谦卑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因为夏言掌握了严嵩之子严世藩贪污腐败的确凿证据,严嵩害怕这些事情会被公开曝光,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和家族利益。无奈之下,严嵩只能亲自带着儿子登门向夏言道歉求情,希望夏言能放过他们。

看到严嵩父子如此可怜的样子,夏言心中产生了怜悯之情,答应不将这件事公开,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夏言并没有意识到,严嵩表面上的温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杀机,时刻都在寻找机会,企图将夏言推向绝境。

时间来到了公元1544年,地处边疆的鞑靼人毫无预兆地对河套地区发动了一场凶猛的突袭。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夏言展现出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臣风范,他迅速地向皇帝推荐了曾其这位将军,期望他能够挺身而出,抵御外敌。然而,皇帝最初却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收回河套地区。

与此同时,严嵩心中充满了各种算计。他忧心忡忡,如果曾其成功赢得这场战争,那么夏言将会变得更加强势,而自己将如何与他抗衡呢?因此,严嵩全然不顾边境战事的紧迫性,指使仇栾去诬陷曾其,指控他虚报军情,贪污军饷,并与夏言有所勾结。严嵩甚至亲自出马,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声称夏言和曾其怀有不良企图。皇帝听信了严嵩的谗言,最终导致曾其被处死,夏言则被打入大牢。

然而,严嵩并未就此罢休。他继续散布谣言,称夏言辱骂皇帝。皇帝听闻后,怒不可遏,认为自己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于是,在1548年的十月,皇帝毅然决然地下令将夏言斩首。夏言的亲戚们也几乎无一幸免,纷纷受到牵连。至此,严嵩已经68岁高龄,但他的阴谋得逞,使得夏言及其家族陷入绝境。

他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中最终获胜,并成功地重新登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尽管仇栾曾协助严嵩除掉了夏言,但他并不甘心受严嵩的控制,因此暗中向嘉靖帝告发了严家父子的所作所为。嘉靖帝对这些事情非常重视,开始疏远严嵩。在历史的风起云涌中,严嵩的权力地位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在他深陷绝望深渊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局面。仇栾,这个曾经是他政治敌人的重要人物,竟然在短短时间内病重身亡。这让严嵩感到无比震惊,因为他从未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仇栾的去世,他生前的行为也逐渐暴露出来。嘉靖帝终于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对仇栾的指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结果,那些曾让严嵩烦恼不堪的举报信不仅没有成为他的噩梦,反而成为了他与皇帝关系缓和的机会。

自那以后,严嵩在朝堂之上可谓是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他的地位稳如泰山,坚不可摧。任何想要对其权威发出质疑或挑战的声音都会被毫不留情地压制下去,根本无法掀起一丝波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