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1 / 1)

加入书签

('

她当时还以为是父亲太过劳累,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简单。

莫非父亲昨夜就已经病了吗?

崔露秾唇瓣动了动,她原想告诉崔夫人此时,可她转头时,却看见崔夫人低着头拭泪。

崔露秾将话咽了回去。

现在说这些也无用了,告诉母亲,恐怕只会让她更难过。

崔露秾继续回想昨夜的事情。

如果父亲早就病了……那是去见姑母之前,还是见了姑母之后呢?

此时的崔露秾只怨自己没有早些见崔左丞几次。

不怪她揣测,实在是姑母行事……她愈发觉得可怕了。

父亲若真是在见过姑母之后病倒,她很难不多加联想。

为今之计……崔露秾满目忧色望一眼左丞的寝屋方向,默默祈愿御医们能尽快想出法子来。

--

然而左丞抱恙的消息还是在午后传了出来,连御医们束手无策之事,都传遍了大街小巷。

紧接着就有几位江湖郎中到了崔府跟前自告奋勇。

崔府的侍卫自然没有搭理这些人,可这些人也丝毫不受影响,便在崔府跟前守着。

如此吸引了不少凑热闹的百姓。

崔府门口挤挤攘攘,人人都在讨论崔左丞的病。事情传入崔夫人耳中,她立刻派人将那几个郎中请进来。

她本是想着息事宁人,但见这几人既是郎中,不妨死马当活马医,于是放其人进了左丞的寝屋。

其后,便知晓了一个令人惊惧的消息。

左丞得的,是边关的那种时疫。

因为其中一位郎中便是从边关而来,崔夫人基本相信了他的说法。

可……可崔左丞不曾离京半步,如何会得了时疫呢?

崔夫人压下心中惊恐,一面下令封锁崔府各处出入口,不准任何人进出。

消息便这般被暂时封锁下。

萧言舟与谢蘅芜知道此事,是霍珩带着消息来的。

萧言舟他们先行赶路离开后,霍珩也加紧了速度,比原定之日快了两三日到达。

左丞的事情能暂时瞒过京中人,却瞒不过皇帝的眼睛。

除了这一消息,霍珩还将那位郎中成功带到。

有了观山先前的信,霍珩到此地后并未急着联系人,而是先将那些医官分散着安顿下来,自己与那位郎中单独进来面见萧言舟。

这两日萧言舟这里也没闲着。

在蔻枝的事情后,他便开始称病。

整日陪在身边的,也从那小郎君,变成了“蔻枝”。

只有崔鹤知道,所谓蔻枝早就成了谢蘅芜。但军中其他人都不知道谢蘅芜的长相,偶尔撞见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会儿崔鹤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以为的郎君,一直都是谢蘅芜。

她竟是一路陪着萧言舟到了这里!

崔鹤震惊之余,又奇怪为何现在谢蘅芜要与蔻枝互换身份。

他实在想不通她与萧言舟这般又是唱得哪一出,索性放弃思考,尽力配合他们。

是夜下起大雨。

为防止大雨引发洪灾,崔鹤调动了不少人离开军营,营中留守的将士不算多。

萧言舟在“养病”,自是留在帐中。

谢蘅芜便睡在他身旁,听帐外甲胄声、奔走声与雨声交织成一团。

萧言舟忽然握住她的手,将呼吸放轻。

谢蘅芜心领神会,默默往榻里缩了缩,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萧言舟发挥。

片刻后,似有寒光在床榻帷幔间闪过,萧言舟翻身一避,旋即抬手下压。

只听见一声轻轻的脆响。

帐外传来一声惨叫。

这响动自然惊动了经过营帐的兵士,任谁都知道里头的人是谁,于是纷纷闯进来查看。

有人点燃灯烛,便看见他们的一位统领捂着手腕跪在地上,一边是一把锋利匕首,而帷帐翻飞间,那位大人神色阴郁冷漠。

众人皆愣了愣,没明白他们的统领为何会如此奇怪地出现在此处。

也不知是谁先反应过来,几人一拥而上,将统领羁押了起来。

等崔鹤处理完大雨回到营中时,便被迫面对那位被看管起来的统领。

得知此事又牵扯到了萧言舟,崔鹤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

陛下来这儿几日……真是多了好多麻烦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夜

崔鹤前来禀报审问结果的时候,霍珩还在里头。

那名郎中已由观山带去与御医们汇合,共同去研制解药了。

虽然他手里已经没有了解药,但当时拿到解药后,那郎中也试着研究里头都有些什么药材,尚且还有记忆。这也是为何,他们将人带来边关的原因。

霍珩这会儿还在,是为了说京中的消息。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