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1 / 1)

加入书签

('

决心已下,韩擒虎一个猛扑,就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带着五百人,占领了睡眼惺忪的当涂。

当涂失陷的消息传来,还是这个大年初一的中午。

区区五百人,就横渡了大江,就攻克了重镇?

你觉得,这,不可能,这,不可思议!

一定有内奸,有萧正德那样的内奸,在为隋朝出力!

可是,谁是萧正德,谁是内奸?

这时,大臣中有人建议,应该趁着韩擒虎立足未稳,派人率领建康守军出击,尽快收复当涂。

好,很好。谁去?

大家都说,堪当大任者,唯有大将萧摩诃。

萧摩诃?会不会,就是现在的萧正德?

他也姓萧啊。

他会不会,想要趁机,恢复他们萧氏的国?

虽然,萧摩诃曾经在进攻北齐的战争中,以飞镖击杀对方大将,为陈朝胜利,夺取江淮。

虽然,萧摩诃曾经在抵御北周的战争中,以良策劝诫本方统帅,险些为陈朝,保住江淮。

可是,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或许,别的事情,你真的搞不懂。

但是,人是会变的,这一点,你非常赞同。

可又但是,万一,他萧摩诃,没变呢?

如今形势危急,箭在弦上,而其余可用的大将,又都在九江。眼下又只有他萧摩诃一人,有望保卫建康。

那么,要不要他上?

是要败在外人手上,还是自己人的手上?

大臣们催促你,赶快决定。

你却只能说,让朕想想,让朕想想……

两天没睡着的你,终于在大年初三的早上,宣布任命萧摩诃统领建康守军,组织首都城防。

只是组织城防,你没有要他带兵出城,收复失地。

你怕他,趁此机会,带着兵就跑了。

当年,你大爷爷陈霸先,就是这样,从主子萧绎那里,带着兵就拍了,跑了就一去不回了。

至于那已经渡江,占据当涂的韩擒虎,就让他自生自灭吧,他毕竟只有五百人,不可能真的过来,攻打建康城。

确实如你所料,单凭韩擒虎的那五百人,要攻城,确实也不可能,但加上从扬州渡江的贺若弼,麾下的一万两千人,那就,一切皆有可能。

就在你们全城,死盯着韩擒虎那五百人动向的那几天,贺若弼又带着杨广手上所有剩余的筹码,也摸过大江来了。

正月初六,贺若弼攻占长江南岸重镇京口,一举俘获京口守军六千余人,开始由东向西,朝建康推进。

正月初七,已经成功收拢走散兵士,兵力规模恢复到三千人的韩擒虎,由西向东,攻占距离建康更近的姑孰。

正月初八,留在江北的杨广,见渡江作战的计划初见成效,便从高颎那里,又求来了两万兵力,作为新的筹码,向着江南的赌桌,全部掷下。

正月初九,你麾下一员老将军任忠,向你提议,立即命令建康周边民众,带着自家钱粮进城,实行坚壁清野战术。

自己再带一万守军出城,夺回长江水道的控制权,切断隋军的补给线,在俟机北渡长江,把战火引到淮南。

这样一来,建康城,自然可以,转危为安。

对面的杨广,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指挥官。

渡江的各路隋军,明显着存在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兵少冒进的重大破绽。

任忠的计划,虽然看起来,有些过于大胆,但也确实看准了杨广的致命弱点,如果实施起来,确有机会,能拯救眼下的围城之险。

只是,你想的却是,恢复长江水道的控制权,截断渡江隋军的补给线,也就够了,他任忠,为什么说,还要带兵去淮南?

莫非是要去和高颎、或者杨广见面?

难道,他任忠,才是那个内奸?

可是眼下,你不听他的,又能怎么办?

听听萧摩诃怎么说吧。

萧摩诃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事不宜迟,便以任忠的方案为基础,退而求其次,说必须马上带兵出城,就在近郊作战,好歹争取把要围城的隋军驱散。

这个明显治标不治本的方案,你听了却说:善!

虽然任忠还在旁边,跪在地上,苦苦相劝。

你被他说得烦,便令他和萧摩诃一起,准备出城作战。

你其实也知道,任忠的方案,很有可能,是对的。

可是,你的怀疑,也很有可能,是对的啊。

其实,你已经想到,时到今日,事到如今,不管你怎么做,故事的结局,都已经是注定了。

那么,既然如此,你宁愿败在隋军手上,也不愿意,输在自己人手上。

败在隋军手上,隋军不会杀了你,那样才能向全天下,显示他们的宽仁。

败在自己人手上,自己人会杀了你,那样才能向新主人,表示他们的忠诚。

所以,即便你知道,任忠的计划,很有可能,能够拯救你的家国,于水深火热,但是,你也不敢,真的放手,让他去做。

毕竟,从小到大,这人心的阴暗,你,见得太多。

因此,就算到了这个火烧眉毛的时候,你都无法完全信任,即将为你出城迎战的萧摩诃。

他,会不会,一出城,就溜了?

你,又祭出了你们陈氏家族祖传的整人绝学,把萧摩诃一家老小,全部当做人质,强行搬到宫里来住了。

尤其是萧摩诃那如花似玉的妻子,你,更是把她单独,放在你的光昭殿里住着。

你说你,只是怜她体弱,住在光昭殿,方便你的太医照顾着。

可是,谁信呢?

一番折腾之后,正月十七日,韩擒虎、贺若弼两部隋军,已经在建康城外汇合。

正月二十日,萧摩诃带着建康城里,全部的十万大军,出城迎战,首当其冲的,是隋军贺若弼部的八千人马。

两军一打,隋军连连败阵,幸好贺若弼组织撤退的功夫还行,隋军且战且退,虽然受挫,却没有溃乱。

反而是你的军队这边,越打越乱。

战前,饱读史书的你决定,临时采用北朝政策,以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为士兵记功。

可这种政策,用在纪律严明的北军身上,如虎添翼,用在松垮懒散的南军身上,适得其反。

你的将士们,初获小胜,便不再努力追击,转而跑去割取地上的人头,以便战后邀功,自己割不到,就去抢战友割的,抢不到,恼羞成怒,就要割战友的头……

贺若弼趁机,喘过一口气来。

惊魂甫定,他找到了你的军队之中,最是混乱的那一部分。

那一部分的指挥官,是你的宠臣,孔贵嫔的哥哥孔范。

战前,孔范说,隋军没什么可怕的,他们要是真的打过来了,他就为你出战,争取立功,做个太尉啥的。

好,让你做!

贺若弼整合兵马,全力向孔范所部冲去!

想做太尉的孔范,看这阵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太尉也不想做了,扯马便跑。

孔范临阵脱逃,导致你的军队,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混乱。

但毕竟与贺若弼相比,你的兵力优势巨大,如果及时亡羊补牢,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可这十万大军的主帅萧摩诃,这会儿却心猿意马,甚至心灰意冷,并不想来补这个牢。

他满脑子想着,被你关在光昭殿里的老婆。

你到底,把她,怎么了……

人格阴损,精神孱弱,两相环绕,互为因果。你这样的龌龊王朝,说句实在的,亡了,也就亡了,再拿命去保,不值得。

萧摩诃放弃了,任由贺若弼来回冲杀,任由隋军将自己捉拿。

啊!看吧,看吧,我想的没错吧,他萧摩诃,果然是内奸呐!

你心里,这样呐喊着。

你却不敢承认,你把别人的妻子,关在你家,到底是要干啥?

所谓的内奸,不就是你自己,逼出来的吗?

怪谁呢?

出城的十万大军,被隋军杀散了一大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