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政通人和(2 / 2)
"这才是真才实学。"礼部尚书感慨道,"比起空谈经义,这些实用本领才是治国之要。"
接着,叶知秧走访了太学。这所古老的学府在新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课堂上不再是枯燥的经文诵读,而是充满互动的讨论。一位年轻的教授正在讲解域外史地,学生们或记录,或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我记得当初推行新学时,有多少人反对。"萧远珩轻声说,"现在看来,变革是多么必要。"
傍晚,叶知秩在勤政殿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朝会。这是新政后设立的"实务议政"制度:各部门官员直接汇报实务,当场讨论解决方案。今天的主题是边境贸易政策。
"陛下,自实行新贸易制度以来,边境十六州的商税收入增长了三成。"户部侍郎报告道,"更重要的是,各族商人往来频繁,有助于民心相通。"
一位边境州牧补充道:"现在不少异族商人都派子女来内地学习我朝文化,这是最好的政治。"
叶知秋欣慰地点头。她深知,真正的统治不在于武力,而在于文教。新政推行以来,朝廷不仅选拔各族人才,还特意保护和发展各地特色文化,这种包容开明的政策赢得了四方归心。
夜幕降临,御书房里灯火通明。叶知秋正在批阅各地呈送的新政成果报告。其中一份来自江南的奏折特别引人注目:当地结合新学理念改良了蚕桑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