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八十八章:休战(感谢羽飘梦灵(1 / 2)
南宫的岁月让宋皇后格外沉得住气。她不急着和李继隆讨论,而是摆摆手,让人把王超的尸体抬回去,并且对李昉说:“此间大事已定,还请尚书回去禀告嗣君,王超拥兵自重,逼迫主将现已经伏法。请嗣君将李宅外的兵马撤回来吧!”
李昉心想怎么就大事已定了?北伐大事,我一个兵部尚书不能听吗?但是这一天一夜下来,他是再不敢小瞧宋太后,也怕赵德泽真让他告老还乡,只好告辞。
李继隆这个生死里走过无数遭的猛将,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眼皮一跳,苦笑道:“娘娘真是跟以往不一样了。”
宋太后本能觉得再说有点多,但这么些年压抑。有些话也是如鲠在喉,她不由接了一句,“李节度倒是没变,仍旧如此重视家人,来人将家信给他。”
任守中拿出李深秀和李继和的亲笔信,双手捧给李继隆。
李继隆看着这个身手无比诡异的小内侍。他心中不免好奇,只是现在千头万绪,也没空多问。他匆匆扫了一眼,确定笔迹无误,人没事就行了。至于内容,刀架在脖子上了,人家让写什么,还不就是写什么。
有了那么一打岔,宋太后看出李继隆气势不如刚才,方问道:“李节度咱们也不说虚的,你久在前线。今日说北伐必败,是基于什么判断的?”
李继隆也干脆,道:“臣所思虑者三,一曰粮草,二曰兵力,三曰敌手。”
其中宋太后只能明白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河北不是中原或者江南,军粮供应对战争成败甚至国家元气都至关重要。要不然赵炅也不会连商王都派出去督办,当然他也就是个幌子,真正办事的还是人家户部尚书张齐贤。
这是因为自从幽州之战失利后,传统的籴粮已经不能满足边境屯兵的需要。而这些粮食都是各地征集,路上还有损耗,所需自然巨大,往往影响农户口粮,导致民不聊生。每每引发动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