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今天课太多了,发得慢了一点)。(1 / 2)
“陈知县,您行事如此‘张扬’,不怕百姓们误会吗?”王浩问道。
大宋官员,所行所思,最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事宁愿不做好,但自己的“好名声”一定要保住。
于是乎,大宋官场上就多了许多“不粘锅”的出现。
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宋还是有不少将国家放于自己身前的能臣的。
比如寇公。
当初王超率十万大军龟缩在定州城内,也不知他是投是怂。
那一刻,五代武人的荣光尽数加于其身,好好帮大宋君臣回忆了一番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混乱时代。
而寇准硬是能顶着所有压力,强逼着赵恒上前线。
万一,王超真带着十万大军降了辽人,那寇准就大宋的罪人,世世代代都要被人所诟骂的那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