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政事堂多宰相制,北境军情众发难(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六日,尚书省,政事堂

与往常李厥最后出场不同,既然身为天子的李厥却早早的就坐在了御座之上,其次就是坐在下首的白遐。

其余宰相进入大殿后,也迅速噤声,找到自己的座位,正襟危坐。

与前朝不同,大唐实行多宰相制度,太宗时期以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长官为宰相。

数量四个至五六位不等,后来太宗置政事堂,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彻底将多宰相制度正式化。

后来中宗时期,为了增加咨询人数,将并非三省长官的副手,如六部尚书、中书侍郎、黄门侍郎,都可以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过极少,有的也只是暂时。

后来到了今朝,由于新帝没有经验,不得不让白遐暂领朝政,于是设置“政事堂秉笔”,作为实质宰相,百官之首,第一级宰相。

如此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衔的官员成为第二级宰相。

而白遐为了更好的处理政事,增加了“参知政事”、“参谋政事”的加衔,一般授予三品以下官员,便成为了第三级宰相。

因此,如今位列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品级都是在五品以上不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