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新设察院人事动,天下显庆新罗危(1 / 2)

加入书签

永徽七年二月

李承乾因为平定了江南民乱,并正式在御史台之下设置察院,以监察御史十五人,常设于各个监察道。

在高祖时期就已经初步在州县之上设道,不过当时天下未定,多是用以军事用途,以某道行军总管为最多,大多是临时性官职,事完则撤。

同时道也承担着安抚一些高资历、升无可升的官员的一个方法,常以某道尚书,或某道尚书仆射等等,安排一些功劳高的老臣。

等到太宗时期,除了一些边疆道如河北道、陇右道、关内道、剑南道、岭南道设有兵部尚书,以为常备,其余道台都多有缺额,也都以临时性官职为主。

如今李承乾正式将道台变为监察区,不再设行台六部,而专以一个监察区,设置监察御史。

于是经过长孙无忌等四位重臣的商榷,在天下范围以太宗时定下的十道,十位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名义上归属于御史台,实则由皇帝直属,监察御史的奏章可以直达天听。

如此一来,御史台之下就有了台院、殿院、察院三个部门,一跃成为大唐最高监察部门。

其中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专门审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同时负责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在三院中职权最重,地位最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